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韦甫

《红楼梦》一书所使用的词语异常丰富。然而有些词语现在已不用或罕用,许多词语的意义和现今通用义已不尽相同。这些词语,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是须要注解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57年出版启功注释的普及本,至1964年已是第3版,其中竖排本于1973年8月已是第10次印刷,横排本于1979年在湖北第2次印刷。二十余年过去了,这个本子的注释一仍旧贯,未加增补,一些不确切的注文亦未适当修订。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必然要带来文化的大提高、大普及和大发展,人民群众阅读古典小说也就会日益增多。阅读《红楼梦》须要跨越词语的障碍,注解因而应当要求尽可能完善。现有的几种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汉语词典》(即简本《国语词典》,以下简称《简本》)、《小说词语汇释》(陆澹安编,以下简称《汇释》)、《辞源》、《辞海》等等,虽也或多或少地收了《红楼梦》中一些词语,也都远不能满足需要。
《红楼梦》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所使用的词语不今不古,亦今亦古。《现汉》顾名思义是以现代语词为对象,它虽也收了一部分文言词、方言词和见于早期白话的旧词(文言词如“坐”之⑩“无缘无故”义,见于早期白话的“温存、性气”等,方言词如“齐截、瞧香的、丫巴儿”等,旧词如“跑合儿、姑娘儿”等),但仍不能以此类推而要求它全部或大部分地解释《红楼梦》的词语。《辞源》以古汉语为对象,《辞海》以百科为主,一般语词不求完备。因此,《红楼梦》中词语不完全能从这些辞书中得到反映,也不能归咎这些辞书。《汇释》本来可多收一些,起码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些语词网罗得更多一些才好。可是该书是一个人的力量编纂而成,亦不当求全责备。那么读者遇到的困难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又当如何解决呢?
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编一本《红楼梦词典》。这项工作虽已着手,也不是短期所能完成的。在这本词典编成之前,似可从两方面补救:
一、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普及本里的注释加以扩充,编成词汇,放在全书之末,便于检查;
二、现有的语文性词典可以适当补收一些词条和义项。
为了便于这两项工作的开展,笔者试从《红楼梦》注本中选出兰十多个普通语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