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琼
今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校注本出版25周年。在这个别有深意的时刻,专家们对《红楼梦》校注本成书过程的回顾,对实事求是学风的呼唤,显得更加强烈和迫切。
作为显学,红学研究历来是学者的兴趣乐园。而对红学研究来说,版本既是研究对象,也是需要借重的工具。从最早的手抄本到油印的程甲本、木刻的程乙本等等,《红楼梦》传播范围越来越大,文本也在传播中发生变化。尤其是到了198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主持校勘注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校注本,经过袁水拍、冯其庸等一批著名学者前后7年的努力,终于面世。据专家的最新统计,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以及其他出版社对该版本的“变形”,《红楼梦》校注本前前后后大约出版了1000多万套,由此“派生”出来的读者约有5000多万。
这是自《红楼梦》产生以来,第一次以脂评本为底本对《红楼梦》版本进行的大规模的校勘整理和注释。《红楼梦》校注本在《红楼梦》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随着校注本的广泛传播,一大批“少壮派”学者、研究者和读者自此诞生。《红楼梦》校注本出版以后的25年,是我国红学研究取得最丰富成果的25年,被称为红学新时期。一个版本的诞生,能够产生这样大的“生产力”,并非偶然和机遇。在《红楼梦》校注本成书过程中,有两大特点值得今天的学者记取。
作为出版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精益求精,坚持把健康的、有文化含量和学术价值的图书奉献给读者的自觉精神尤其可敬。早在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整理出版的《红楼梦》整理本就很受欢迎。作为一个有着出版政策优势的国家级出版社,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没有满足于吃老本、吃老祖宗的现成饭,而是不断组织学术力量,出版精品力作,校注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以完成并在不断补充、修订和完善。对于“以阅读来影响人生”的出版人来说,这种社会和历史的责任感尤其可贵。
过去的两年里,红学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从文化现象上来讲,这固然是一种好事,它充分说明《红楼梦》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但是也有“玩花活”者明显在打着学术的幌子“娱乐”读者,在此背景下,总结红学研究成果,提倡科学的学术方法,鼓励健康的学术风气,与种种伪学术抗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原载】 《人民日报》 (2007-02-09 第14版)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