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袁卿武

一、新发现曹雪芹诗词抄本述略        
我于1990年编写陕西古代著述志时,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同治年间陈坦园抄录编辑的《榕荫堂丛书》(以下简称《榕丛》)稿本,内有曹雪芹诗词。当时因工作忙,未能整理,近来略有闲暇,便对这个稿本进行了仔细校读、探讨,经过一年多时间整理成篇,以飨读者。       
(一)曹雪芹诗词抄录者陈坦园        
经查资料未见关于陈坦园的记载,所以只能从他编辑抄录的《榕丛》各册中的有关题记,对他作一简单介绍。           
陈坦园字和起,自号伴花忙人,北平人氏。《榕丛》题名和各册抄后落款几乎全署“陈氏坦园”名字,连所盖的印鉴也多是“陈氏坦园”、“坦园印信”、“坦园密藏”等;《榕丛》第25册《恭藩丽藻》抄后落款“北平陈氏和起敬识”;《榕丛》第23册《尤侗四书题诗》抄后落款“伴花忙人又记”;《榕丛》第1册《鸱嚇新编》抄后落款“伴花忙人时年六十”;《榕丛》第1册《鸱嚇新编》册名下盖有“蓟门陈氏”方形阳文朱印;《榕丛》第23册《雪芹雅制节抄》署有“北平陈氏坦园手录”等。       
陈坦园约生于清嘉庆十七年。《榕丛》第1册《鸱嚇新编》卷后落款“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七月十六日抄竣,伴花忙人时年六十”,按这个时间上推60年当是清嘉庆十七年(1812)。他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约33岁时,曾出任金陵(今南京)尚衣副使,故《榕丛》第14册《课余随录》后附《题金陵名花十品》小记云:“仆于道光乙巳(1845)暮春来典金陵尚衣副使”,约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满后回北平,故《题金陵名花十品》小记又云:“……兹将差满旋都……时在道光己酉(1849)榴红蒲绿之月……”                 
由陈坦园辑录、手抄的《榕丛》各册卷后落款可知,陈氏自金陵任上时即喜爱辑录奇史佚文,回到北平后,经常出入清朝亲王府第,查访、辑录资料,抄录、编辑《榕丛》。他在生活上似乎很清闲,可能是某亲王府的幕僚。《榕丛》第17册《呵冻闲抄》卷后落款“同治七年岁次戊辰冬十月十九日抄于海淀成府之戒得区西窗下,陈氏坦园呵冻识”。他的卒年不得而知,仅知他71岁时还在抄书。《榕丛》第5册《周遮馀话》卷后落款“陈坦园识,时年七十有一”。《清代碑传文通检》、《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与《上元县志》所载的陈圻,字坦园,江苏上元县人,生于乾隆七年(1742),当是另一个人。                         
(二)陈坦园抄录曹雪芹诗词概况       
陈坦园抄录的曹雪芹诗词,都收在《榕丛》第17册《呵冻闲抄》与第23册《雪芹雅制节抄》(以下简称《节抄》)中。这一部丛书是陈坦园的手抄稿本,第1册题名《鸱嚇新编》,下盖有“蓟门陈氏”阳文方形朱印,左边有抄竣时间“壬申之秋七月既望”,紧靠左边盖有“慎独书屋”阳文小长方形藏书章。卷内首页前端盖有“坦园珍宝”、“慎言其余”朱印,卷后落款“同治十一年壬申七月十六日抄竣,伴花忙人坦园时年六十”,紧靠左下角盖有“坦”、“园”一阴一阳两枚方章。由此丛书第1册左上角所贴的“杭州宋经楼书店”的古旧书收购标签,知为1949年前收购,列入新收孤本书目中,编号为193,全为26册,缺第9、10、11、12、13册,实存21册。每册均用四个扁形纸捻八孔装订,长37.5厘米,宽23.3厘米,每半页约16行,行约20字不等。册中字偶有挖补,系编者所为,修补技术极精,均刮边粘贴,如不仔细察看,则难以发现。这部丛书稿本,可说是陈坦园费尽毕生精力编辑、抄录成的,由《榕丛》各册落款时间看,陈氏自32岁起就抄录、编辑,直到他71岁时才把这部丛书抄写完成,前后用了30余年时间。稿本全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