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王人恩
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红楼梦》尚流传不广;乾隆五十年以后,《红楼梦》始流传开来〔1〕;而《红楼梦》风靡一时, 形成“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风尚,真正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红学”的时期,已经到了程甲本刊行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程乙本问世的乾隆五十七年(1792)以后。在程甲本问世前两年即乾隆五十四年,一位理应在“红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多年来却不大为人注意的重要人物诞生于江南,此人就是黄金台。
黄金台(1789—1861),字鹤楼,浙江平湖人。嘉庆间贡生,后屡困场屋;曾受师于李赓芸。金台为人刚洁嫉恶,喜好交游,六十八岁入李联琇幕府,踪迹遍江淮诸郡。金台长于骈俪,学力富赡,作诗能一扫陈腐,独出机杼,诗名远被东瀛,著有《木鸡书屋诗钞》、《木鸡书屋文钞》、《左国闲吟》、《听鹂馆日志》等。黄金台有《红楼梦杂咏》,共七绝八十首,见于光绪三年申报馆排印《痴说四种》,未悉作于何时;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选录了其中十五首,分咏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王熙凤、秦可卿、探春、李纨、香菱、袭人、晴雯、鸳鸯、平儿、紫鹃、妙玉。除《红楼梦杂咏》外,我们尚未见到有人引述黄金台有关《红楼梦》的诗文资料,对黄金台在“红学”史上的地位,也未见有人做过估价。
令人欣慰的是,我在阅读清人诗文集时,偶然读到了黄金台的《读红楼梦图记》这一篇颇可珍视的“红学”文字,它对于我们研究《红楼梦》、探讨“红学”史、了解黄金台,都有着其很重要的资料价值。该文见于《木鸡书屋文钞》(道光十九年刻本)卷三,为免学人翻检之劳,我先将《读红楼梦图记》抄录于下:
蚁柯未醒,触绪恒多。蝶枕方酣,闲愁不少。以女儿无聊之恨,消英雄绝世之才。明知莲性藕丝,干卿何事;无奈兰因絮果,未免有情。扬厉铺张,无非红雨紫云之兴;缠绵感慨,几许黄桑白草之嗟。即色即空,果是楞严十种:亦真亦幻,何殊梵志一壶。此曹君雪芹《红楼梦》一书所由作也。雪芹以粲花之舌,抒绘水之思。口欲生香,眉堪撰史。百二十卷,补龟蒙侍儿之名;千万余言,胜张。泌粧楼之记。陈思罗袜,媲美无难;温尉锦鞋,并传不朽。花真解语,石亦能言。渡欲海之慈航,照昏衢之智烛。揆其用意,略有四端。则有公子芙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