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都本忱

《红楼梦》是诗化的小说,诗性美是《红楼梦》艺术美的组成部分。
从写作工程学的角度说,文体交叉是产生文体新样式的创造性操作,诗歌与小说的交叉,将同时发挥这两种文学体裁的长处。其实,广义一点说(例如相对于思性文来说),诗歌与小说都属于诗性文的范畴。因此,对于《红楼梦》中种种不符合小说一般规律的诗化描写,我们不认为它是不成熟或不符合某种创作原则,而认为它是一种艺术美。
《红楼梦》的诗性美,不仅表现在诗词曲赋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结构抒情化、描写超常化和意境化等方面。
(一)
《红楼梦》中,大量的丰富的诗词曲赋的运用,是它的诗性美的直接体现。
《红楼梦》被称为文体众备的小说,它几乎使用了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所有传统的和民间的韵文形式,其数量之多也是空前的。据统计,《红楼梦》中的韵文作品有22种、238篇(首)之多。
中国小说夹有诗词,这是从中国白话小说的始祖——话本开始的。原因当然很复杂。据鲁迅说“大约是受了唐人的影响:因为唐时很重诗,能诗者就是清品;而说话想攀仰他们,所以话本中每多诗词,而且一直到现在许多人所做的小说中也还没有改。”就是说, 封建社会重诗轻小说,把小说称为“小道”,称为“下流文人”的“口孽”,小说家为了提高小说的地位就在小说中夹上诗词。这当然是一个原因。另外,唐以后,诗歌无论在文人层还是在民间都极为流行,在小说中加进诗词,也是为了吸引读者。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红楼梦》以前的小说,其诗词多是游离于情节和人物之外(《红楼梦》中也有这个痕迹),甚至有的把情节和人物的叙述描写搞得支离破碎,因而体现不出来小说的诗性美,《红楼梦》的独创性则在于把诗词变成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组成部分,与叙述文字相得益彰,因而也就透出一种浓重的诗意。
首先,红楼诗词作为组成情节、丰富情节、推动情节的元素融合在叙述之中。
作品中叙述人的诗词,不光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而且是为了丰富和推动情节。如开篇的“满纸荒唐言”一首和结尾的“说到辛酸处”一首,就绝非一般章回小说的俗套所能比拟的。脂评在谈到“满纸荒唐言”一诗时说它是“第一首标题诗”,并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评点派红学家洪秋蕃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谓荒唐言中皆辛酸之泪,非无故而为此谰言也。又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谓世之读书者不窥底蕴……亦痴人之痴耳。”这说明“满纸荒唐言”一诗不仅总领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