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的天国守望精神的寓所——解读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作者:李正兵、陈立宏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入选初中第五册语文课本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便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前四句用清丽淡雅的语言概括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畅快与满足,也将诗人的生活志趣和人生态度和盘托出。中间四句写景状物,诗人用平淡的叙述不假雕饰的摹画出一幅淡远幽雅的自然图景,并把主观情感的抒发载负于客观景物的描绘之中,写出了自己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最后两句是对自己所钟爱的田园生活作出的总结,也是对全诗作出的总结,含蓄的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深沉感情,同时也暗含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潜意。总之,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
可以这样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两种自我,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并始终存在着两种自我之间的矛盾和纠缠。陶渊明自幼就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因而对现实人生有着一种强烈的憧憬。但是东晋王朝森严的门阀制度、腐朽黑暗的统治,使他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现实自我得不到伸展。而这就势必造成诗人实际遭际的生活与心理期待之间的疏远与背离,导致诗人心理状态的无法平衡。现实的处境将诗人的向往推至了悬崖绝壁,然而睿智的诗人并没有彻底绝望。既然投身现实的愿望不能实现,还不如将生命的触角伸向心灵的天国,在精神的寓所里追寻人生的真谛。于是诗人就有了“结庐在人境”的举动。他想将痛苦的灵魂安顿在“而无车马喧”的山野,在孤独中开辟一条通向理想自我的甬道。这里的“人境”,与其说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倒不如说是诗人要归复的生命家园。在现在的诗人看来,世界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随时都有可能收罗自己的形骸甚至灵魂,而在这种景况下,唯一能够拯救自己的良方就是突出重围,远离嚣闹。于是他选择了逃避和归隐。
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找到了灵魂栖息的家园,找到了理想中的自我,他不再是一个漂泊灵魂的游子了。他在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身心的完全解脱和人格的彻底释放。深读全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容貌清瘦的老者,时而从容地在竹篱下拈起一朵小菊,与飘渺的远山相对而视;时而仰望山气弥漫的天空,看鸟儿相伴回巢。至此,我们可以说陶渊明已经超脱了形体的束缚,逾越了世俗的藩篱,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陶渊明为自己树立了一种崭新的人格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没有了尘世声喧哗嚣闹的一切,也没有了世俗的龌龊与污秽,有的只是静静的守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