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陈述红楼真本事(第十一章红楼迷津)

作者:陈传坤
——大观园的历史原型
摘要:在对长期以来悬而未解的《红楼梦》——“3W”死结的时间解索过程中,本文首先摈弃了“脂”评、文史资料等尚待证实其真实性的“外证”条件下,借鉴信息学、集合学与控制实验模式等方法,完全依足120回《红楼梦》(通行程乙本)文本内容陈述作了九曲回环式的探求和推断,使用“日梭万年历”、数理天文历法知识检索文本内容,一意“孤行”文本自证。
在进行“红楼真本”的版本研究时,论文从结构生成功能出发,推陈出新,准确陈述,最后再回头反证“外围”论据,“金兰契互破金兰语”(《红楼梦》第45回标题),追究其可采信程度,反观自证,得到石破天惊的结论:一、120回《红楼梦》是一块“完璧”,确定是红楼真本,通观前80回和后40回叙述文本,不论是内容还是结构,大体上都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系统。至今流毒的草根红学或学院派所秉承的“百衲本”或者“程、高续后40回”或者“红楼原本只有前78回或80”等等残本之说,均被证伪。二、120回《红楼梦》文本叙述各关隘时间,在结构编写、系年与内容和谐对称,体大精思。如每5年内容为一折关目,其标目分类集合却又暗含传统天文知识(“九九”节气纪日)等,完全与历史纪年“契若虎符”,可谓真意存焉。三、《红楼梦》作者纂制了自况文体文学——日记式“散文体小说”,暗藏清晰的时间脉络,正如鲁迅评论“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四、考订出《红楼梦》贾宝玉的具体生辰,作者并非公认的生活原型“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其事的。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踏莎行》词题为“郴州旅舍”,作者秦观,是宋代的著名词人,公元1096年,他被贬官迁徙到湖南的郴州。这首词就写于次年,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
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引借此词,可以略窥红楼梦作者乾隆六子永瑢的创作情愫与状态。暂且按下。
§11.1楼台迷津渡何处觅芳踪?
首先,探讨大观园之面积:会芳园+1/2东大院+下人排房+小巷,究竟有多大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才好牵藤摸瓜。
在作者心目中,会芳园仅能设立六、七个景点,究竟这“会芳园”暗喻那个地方?首先,会芳园这名字是取材於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之“会桃李之芳园,聚天伦之乐事”。桃李,见《资治通鉴》唐狄仁杰曾向朝庭推举姚元崇等几十人,后来姚等均成名臣。有人对姚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后人以“桃李”喻后生或后辈。譬如状元为殿试一甲第一名,因是皇上监试皇上亲批,所以状元亦称“天子门生”,皇帝多在殿试后在“御花园”设宴款待新科状元,会“桃李”之芳园,这个“桃李”便可喻为会“状元”之芳园,即会芳园便意味着“御花园”。从第11回凤姐儿带领跟来的婆子丫头绕进园子的便门,说话间已来到天香楼的后门。御花园就在坤宁宫之后,所以又称“宫后苑”。
此外,在第53回,许多道具和典故可以间接证明大观园就在大内皇宫——北京故宫附近。举例罗列如下——
其一、宗祠两旁之长联: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养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古时,皇帝有四时之祭:春/(示勺)、夏/(示帝)、秋/尝、冬/蒸。对联“蒸尝之盛”由此典故可印证。
其二、从乌进孝带来的货品看:银霜炭上等选用,银霜炭:银,颜色带灰,霜是白色。银霜炭即是灰白炭。这种炭,气暖耐烧,围着火盆烤火,不会被烟呛。它便是宫中的“红萝炭”,以易州等地山中硬木烧成,按尺寸锯截,盛在小园荆筐里,外面刷红土,故名“红箩炭”。史载,每年清宫都派员到易州、涞水采买。严禁私相买卖,只能卖与官家。
再三、看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公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奉先殿,始建於明,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是清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前殿内供奉努尔哈赤,皇太极的神牌;后殿则供奉努尔哈赤之前的肇、兴、景、显四祖。
其四、宫中取暖和御寒:宫中取暖方法有炭盆及地坑。
地坑:在内庭的宫殿廊檐下,砌地坑烧火洞,在宫殿多称为“暖阁”。在乾清宫,坤宁宫及东西六宫内都有此种设施。炭盆:设在宫内的火炉分盆和笼。大约有重达数百斤,高一米多,三足或四足,有的下边还安一个座的。小的随手可以提动,用来暖手叫手炉,暖脚的叫脚炉。
第53回,尤氏上房早已袭地铺满红毡,当地放着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让刑夫人等坐下……每一张椅下一个大铜脚炉……尤氏答应了,一面走出来至暖阁前上了轿。
其五、当地火盆内焚着松柏香、百合草,贾母归了座……
《汉武内传》:七月七日设在大殿上以紫罗席地,燔百合之香,燃九光九微之灯,以待王母。何逊诗:“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其六、大观园所描写的景物——“路灯”:
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史料记载,王府和其他地方是不准设置的。譬如,嘉庆时皇帝给和珅定罪抄家时,其中一罪就是在家中私设路灯。既然大观园陈述有路灯,就确定它就在紫禁城内,至少是皇家苑内。
总之,〈〈红楼梦〉〉陈述的道具、典故和生活细节,都充分说明了其作者背景和故事原型,都离不开“皇城根”——这是考论原型首先要明确的必要条件。下面笔者还要仔细追究、分析其原型构成的充分条件。
《红楼梦》第17、18回中的大观园,历来是个众说不一的话题,或南或北,忽东忽西,莫衷一是。
现在,按照笔者前面《红楼十三月》结构年表和秦可卿逝世的年份1745年冬至,所以第17回贾政诸人初游大观园,应为1745-1746年;可以推论出《红楼梦》第17回陈述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应当在大观园修成的当年(次年元宵节元妃归省)。如果承认大观园是历史的影子,其原型必须在1746年左右建成开园。
那么历史现实中有这样规模的园林建筑吗?经过考察,符合文本原型的为清皇宫园林“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的历史,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
我们不妨仔细探究以下历史记载的人文地理,看看确实是否吻合现实的原型。
§11.2“三里半大”靠谱吗?

大观园乃《红楼梦》的主要舞台背景。如果将大观园从《红楼梦》中抽出,皮之不存,那么整部《红楼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