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世铭
一九九一年秋,看过电影《红楼梦》后的一次闲聊中,谈起《红楼梦》人物的年龄,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我便想作一份《红楼梦》年表。原以为这不过是再读一遍《红楼梦》,作点笔记、整理整理的小事,作为消遣,有半个月时间足以完成。不料实际动手一作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画事:两个多月的时间竟一无所成,连贾宝玉的年龄都算不清楚。书中前后魏晤、自相矛盾之处不可胜数,而且全然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取舍依据。失望之余,便去查书―既然有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想来早该有人注意到这一现象,且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查书的结果竟又大出所料―居然有不下五种彼此大相径庭的《红楼梦》年表!职业的本能告诉我,问题出在《红楼梦》内部,透过这些问题,可以窥见《红楼梦》成书过程的一些情节,于是便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年龄和事件的日期作了一番研究。
在诸多的《红楼梦》年表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周妆昌先生的《红楼纪历》。本文便以《红楼纪历》为参照,对《红楼梦》中的时间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为了避开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我们只讨论前八十回的内容。文中所引《红楼梦》原文,均出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的《红楼梦》。文中所引《红楼纪历》原文,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红楼梦新证》。
讨论《红楼梦》中的时间问题,自然是以贾宝玉的年龄作为纪年标准最为方便。《红楼纪历》和其它许多年表也正是这样作的。于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就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共历几年?或者说,到第八十回末.贾宝玉多大?
周汝昌先生说是十五年。其他开多红学名家,如俞平伯先生,也.持此说。这个“十五年”是怎么来的呢?
我翻检《红楼梦》数遍,只找到一条证据,即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中;众幕宾在贾兰作诗后称赞说:
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
然后再根据第三回、第四回的内容算出宝玉比贾兰大两岁,从而得出宝玉十五岁的结论。
这种计算方法当然不好说有什么不对。问题在于我们从《红楼梦》的原文中也可以计算出许多其他结果来。
第一,贾宝玉若真的只比贾兰大两岁,贾环便无处存身。仍是第七十八回,贾兰作诗后,贾环作诗,众幕宾又称赞贾环:
三爷才大不多两岁,在未冠之时如此,用了功夫,再过几年,怕不是大阮小阮了。
说贾环比贾兰“才大不多两岁”。而《红楼梦》中明文交待黛玉比宝玉小一岁,探春比黛玉小,于是探春至多只比贾兰大一岁。这一岁之中又如何安放既是探春一母同胞的弟弟,又比贾兰“大不多两岁”的贾环呢?
第二,上段引文中称贾环“在未冠之时如此”,意味着贾环已经十八九岁(十三四岁的孩子称不上“未冠”)。这样算来,宝玉当在二十开外了。
第三,还是第七十八回,后半画的“芙蓉诔”中,有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十有六载。
说晴雯死时十六岁。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说
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袭人)同庚。
而香菱、宝钗、袭人的年龄都有明文交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