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学界有关赵姨娘的研究文章,或涉及中国古代媵妾制度的批判,或涉及赵姨娘性格成因的探讨,或涉及封建正庶关系、财产权力争夺的分析,更有甚者,从审美的角度,评析赵姨娘是伟大乐意中的不和谐音,并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荣格原形理论分析猜想曹雪芹少年时经历。自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诗学》开始,就注重悲剧对人物“行动”的摹仿。《诗学》云:“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在拿严肃剧与传统剧作对比时,锹德罗指出悲剧写的是‘具有个性的人物’,喜剧就是‘代表类型的人物’……戏剧(小说和叙事诗也一样)在内容上一般不像古典藏作品那样侧重动作或情节,就是像近代作品那样侧重人物性格。可是,《周易》思维奠定的中国传统思维,并不重视静态的对象,而是关注对象的内在的功能、结构、关系。可以说,小说的人物性格只有在功能中,才能彰显其价值。本文试将赵姨娘形象放在其功能指向的语境下,揭示赵姨娘的象征意义。
一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老爷的小妾。她是一个“每每生事”的人。如果我们用20世纪美国小说家、理论家福斯特的理论观照,赵姨娘可以算得上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