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贵晨
“文学是人学”,“红学”当然也是“人学”。尽管“人学”并不等于“人物学”,但是,既然文学以人为出发点、中心与归宿,那么就可以说,文学人物是“人学”最具本质意义的符号。所以,《红楼梦》“问世传奇”二百多年来,作为清代“开谈”必说”的名著,近世古典文学研究最大的“热点”,“红学”与《红楼梦》一般阅读接受所关注的中心,一定并且从来就是她的人物。夸张一点说,大观园内外的男男女女,哪一个不曾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触,引发萦绕不去的思考!更不用说那宝(玉)、(宝)钗、黛(玉)、(熙)凤、湘(云)、晴(雯)、袭(人)等等脍炙人口的典型,曾经令多少人“枉自嗟呀”,或“空劳牵挂”,又或者激起“几挥老拳”的论争,“疑义相与析”的共赏!《红楼梦》人物的诱惑,除了留下如乐钧《耳食录》所载痴女子“以读《红楼梦》而死”之类哀感顽艳的故事,更重要是“红学”中形成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