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林
《红楼梦》第十三回写秦可卿托梦,她对凤姐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问她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这项建议实际上是对付皇帝抄家的办法。“凡物可八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法律上既有此规定,便要钻这个空子,在祖坟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免日后没有退步,败落得太惨。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富贵荣华不能长保,无可奈何之中,只能找出这么一条生路。
曹雪芹的好友敦诚认识一位名叫席特库的老人。他号璞庵,曾任粤东将军,被革职抄家,沦于赤贫,在祖坟附近栖身。敦诚曾为他写过一首长诗,题为《璞翁将军年八十三,卖棺度日,诗以咏之》,其中云:“酒酣告我鬻棺事,年来贫老情阑珊。白首无家妇啼馁,黄绵有袄儿号寒。”(《四松堂集》卷-。按:古人称冬天的太阳为“黄绵袄子”)此人去世,敦诚还写了一篇《璞翁将军哀词》,前面引子中说:“翁少为王长史,积年迁擢,五十始为都统,六十为将军,旋罢去,驰驱于二万里之边陲,复褫职籍其家,翁遂赤贫,寄迹于先人坵垅之侧,妻孥子孙,凡三百指,每至嗷嗷,又二十年。然以翁之生平,不可不谓据台辅、享大年矣,而其情状可哀如此。况位不及翁之崇,年不及翁之半,而其遭如是者,又何可胜数哉!”(《四松堂集》卷四)可见当时类似这样遭遇的人甚多。
我们知道,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及舅公李煦也都是被皇帝下令抄家的。他那时年龄不过十二、三岁,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之,他所描写的秦可卿托梦,乃是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现实。
《红楼梦研究集刊》第2辑(1980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