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宗胜
【内容提要】
金圣叹在其文学评点中提出了诸多理论主张,对于《红楼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的《红楼梦》在题材创新、描写技巧、艺术结构、悲剧意蕴等方面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均与金圣叹的评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评点;题材;描写技巧;叙述结构;悲剧精神
金圣叹是中国古代文学评点大师,他的评点不仅对古代俗文学批评的发展也对古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研究金圣叹评点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以凸显其对于小说创作的价值。
一、影响途径
明代万历后期,通俗小说创作中心由福建转移到江浙。文人的支持和参与是导致这一过程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李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万历二十一年(1593),公安派袁氏兄弟拜访李贽,这位最勇敢最杰出的思想家正在评点《水浒传》,李贽对通俗小说的见解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工作;袁氏兄弟及其周围的文人形成了一个较松散的文学群体,使这种影响一直延伸到了清初。陈继儒、董其昌、丁耀亢、谢肇涮、汤显祖、胡应麟、凌濛初、沈德符、冯梦龙、袁无涯、袁于令、张岱等人,都是这个文学群体的主要成员。崇祯时,浙江也出现了一个较松散的文学群体。方汝浩是其中重要的成员,创作了《禅真逸史》、《禅真后史》等。《禅真后史》由小说家陆云龙作序,陆氏撰有《清夜钟》,其弟陆人龙撰有《型世言》。陆云龙的老师是李清,据说他便是《祷杌闲评》的作者。上述两个文学群体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方汝浩《禅真逸史》与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均为同一刻工刘素明所刻;两个文学群体的成员与复社、几社都有密切联系等。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当时颇有名望的名士,不少还担任了官职。他们创作了近20部通俗小说,对于提高小说地位、扩大通俗小说影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李渔、陈忱、褚人获、天花藏主人、烟水散人等重要的批评家也都是江浙人氏,他们建立了对通俗小说创作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小说理论,为明末通俗小说的繁荣做出了直接的重要贡献。人清后,江浙文学群体互为相传的联系并未立即断裂,其创作与评论活动一直影响到江宁织造府,因此,《红楼梦》的创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