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郭树文

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所塑造的人物取材于现实,这些人物所蕴涵的价值,却往往超越了作家和小说中人物生活的时代,愈来愈显得珍贵和光耀照人。这来自他生活中善于感知和发现的灵心慧眼,更源于他超前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些人物的超前价位,常常不是他的同代人,以至稍晚些的后代人能够认识理解的。必待时代的进步,使这新奇绝异的、超前的,变成较多出现的,现实的,这些前代人物矿藏中的光热浏一会被人们所认识发现和刮日相看。《红楼梦》 中的三位灵巧女孩,就是这样的人物。
曹雪芹的八十回《 红楼梦》 ,有三个回目写到三个针线女工精巧绝异的女孩儿、,这便是“绣鸳鸯梦兆绛芸轩”的袭人,“勇睛雯病补雀金裘”的晴雯,“黄金莺巧结梅化络”的莺儿。这三位巧女不幸都身为奴婢,与读书识字成为才女的人生道路无缘;却又有幸得到曹雪芹如此的赏识写照,使她们的慧心巧手,音容笑貌至今活在人们眼前。但她们幸运中又有不幸,曹雪芹之后,学苑文场中历来的评论,由于时代的论者所打价道观念的原因,对她们的真正价值,都未能充分认识而不免有所低佑和忽视。
索隐派将她们比附为清初文人名士,好象这般闺阁清净女儿的价值,在于和名利场衣冠男子相近或相似。《 红楼梦》第一正面主人公贾宝玉最受称道的名言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两者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实在难以调和。
评点派著名的说法是.袭人是宝钗影子,晴雯是黛玉影子。似乎两人身为奴脾,便不足以言独立的人格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只配是隶属于主子小姐的虚淡幻像。上尊奴卑的古代社会身分价值观念,在文学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