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红楼梦随笔》 ,四川巴蜀书社1984 年9 月影印出版,署“清佚名氏撰”。其底本是四川省图书馆所藏的一个抄本,共八册,工楷精抄于墨栏十行纸上,字数约为十五万字,未署作者之名,亦无作者印章。首册为《红楼梦》总评,其它七册系分回评语,止于第六十九回,以下不存,疑是残本。此书评《 红楼梦》 ,有不少精辟之见,是红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专著。
影印本前面有周妆昌《〈读红楼梦随笔〉影印本绪言》 及该社《出版说明》 。《 出版说明》 共有五节,长达三十五页。其中第三节关于《 〈读红楼梦随笔>的思想认识意义》、第四节《 〈读红楼梦随笔〉对<红楼梦>艺术价值的分析》 及第五节《 〈读红楼梦随笔》 中其他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写得较好。只是第一节《 关于〈读红楼梦随笔〉 的概况》 发掘甚浅,第二节《 关于〈读红楼梦随笔〉 与<红楼梦抉隐>》 颇多舛误,以致使得此书的作者失考,这是很可惋惜的。
如果是有关作者生平的材料太少,无迹可寻,考不出来,因而存疑,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未可厚非。但也有另外的情况,即材料具在而未能深入分析,误人歧途而不自省,反而越走越远。《出版说明》则是属于后面这种情况。
一
要研究《读红楼梦随笔》(以下简称《 随笔》》 的作者问题及对此书作出评价;不能不涉及1925 年上海出版的《 红楼梦抉隐》 一书,因为《 随笔》 的绝大部分评语均被采入《红楼梦抉隐》 ,只是词句稍有异处。《 出版说明》 为此设立专节论述。
《 红楼梦抉隐》 (以下简称《 抉隐》 )为铅印本,十六卷,八册,共有一百二十回的评语,署“著作者,武林洪秋蕃。校正者:铁沙徐行素”, 并题“海上漱石生鉴定”, 1 925年11月上海印书馆出版。书前载有两序,首为海上漱石生序,末署“癸丑(1913 )孟冬月海上漱石生序于沪北退醒庐”,次为李兆员序,末署“昭潭李兆员顿首拜撰”。1955年1 月上海印书馆再版印行,改题书名为《 红楼梦考证》 ,书前两序,一仍旧观,称此书为《红楼梦抉隐》 。
《 出版说明》 云“我们进一步对两书的内容、文字、格调请方面作了认真而严肃的比较分析,随后,我们又将两书的引文作了一番比勘稽考,我们的初步看法是,第一,这两部书不是同一部书:第二,如果说是,则《抉隐》抄袭《随笔》 。”又云 “洪秋蕃可能因某种机遇见到过《 随笔》 ,并将其大部分内容抄录下来,篡改拼凑补缀而成《 抉隐》 。”-
事情的真相果然如此吗?
且看《 出版说明》所举出韵三大理由.
第一条理由是说《 随笔》 和《诀隐》两书评论所及的引文差异很大。如是同一作者,就不可能在修订旧稿时随意更换其原据的版本和引文。而且,《 随笔》 的引文是一种“珍贵而奇罕之版本”,怎能轻率将共换成程高系统的本子?
可惜《 出版说明》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