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红楼梦研究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红楼梦》用实典与设譬寓探源索流刍议

作者:龚鸿志
《石头记》或曰八十回《红楼梦》,是清王朝定鼎百年(顺、康、雍、乾四朝)政治生活的产物。作者曹雪芹博古通今,其思想及艺术浸透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成就。故《红楼梦》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来的文苑奇芭。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说起来一文难尽,于我又是力所不及的事。本文主要从"用实典"与"设譬寓"上入手,探源索流,谈谈《红搂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手法的关 系。

"......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

第七十八回宝玉谈为文之法这段话,泄露了作者主要表现手法上的"天机"。甲戌本第一回脂评有眉批云:"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可看出《红楼梦》的撰写是"远师楚人"之法,"新奇别致"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包括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哲学的、经济的、文学的、艺术的,美学的.等等,再来个"用实典"与"设譬寓",反过来把许多问题的解答,又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让读者去探索,寻觅。致使要解"其中味"就成了件博奥精深的大难题。

"远师楚人"之法,主要是在《红楼梦》中袭用了屈原《离骚》的表现手法。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里写道: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馁;灵修美人,以媲于君;灾妃 佚女,以譬贤臣;此龙弯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王逸从《楚辞》中概括出来的"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的确是屈原等人对《诗经》比、兴手法的一个发展。此法后人把它简称为"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对后来的诗人墨客影响很大。汉代的张衡(如《定情赋》),三国的曹植(如《洛神赋》)等,均袭用过这种表现手法。特别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许多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表现手法,只是"香草美人"譬喻什么有所不同罢了。《四库全书总目.李义山诗集提要》认为《无题》之类,"托芳草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其中含有深刻的政治意义。这样说法是有道理的,只是"借美人以喻君子",应改为"以喻君主"。

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作者对"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作了大胆的尝试创新。第一回作者撰写"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的神话。除交待林黛玉的"来历"与寄寓着其它深意外,提示了"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在作者笔下,"香草"已换人形,变成"美人"登场表演了。第二十一回里写宝玉给排行第四的丫头蕙香改名道: "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哪一个配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作者通过宝玉的傻话,暗示了"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在其妙笔之下,除去"蕙香""兰气",余下的就是上百个栩栩如生的"美人"了。用"美人"来主演皇帝,精心结撰出"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来;以写"女儿"的笔墨来唐突廊庙,切中时弊,’告诫世人不要去"谋虚逐妄",不要再去做"开辟’鸿蒙"以来的大梦。这就是《红楼梦》的真话。

曹雪芹"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源于屈原,而发展为"用实典"与"设譬寓"紧密结合;则得技于李商隐。第二十三回宝玉写了四时即事诗:《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冬夜即事》,全系仿李商隐《燕台四首(春、夏、秋、冬)》之作。李诗是描写晚唐宫廷斗争的,而宝玉的《四时即事》诗,则统括了八十回《红楼梦》,暗示了"伤春";"悲秋"、"雪寓"、"夏归"。故四时皆设为"譬寓"。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此回全书中出场人物多,场面大,虽事件纷繁,却描写得错落有致。系取意于李商隐"分曹射覆蜡灯红"的诗意。第十五回接写"贾宝玉路遏北静王"时,水溶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这里引用了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兼呈畏之员外》诗句。"通灵宝玉"正面镶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镶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这二十个字,浓缩了八十回《红楼梦》的全部内容。作者在写北静王"念了那上头的字"后,又引"雏凤清于老凤声"赞誉,甲成本脂评提示云:"妙极!开口便是西昆体,宝玉闻之,宁不刮目哉!"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继承和发展了李商隐作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西昆体,是因末初诗家杨亿、钱维演、刘筠等,将其诗作汇编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派诗家专从形式摹拟李商隐,掖拾典故,堆积词藻,讲求对偶,以华丽的形式和悠扬的声韵,掩饰其贫乏的内容。元好问《论诗绝句》云: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脂评用:"妙极"、二字,提示《红楼梦》的作者仍象西昆派诗家那样,在小说中效法李商隐妙用实典、巧设譬离。因蔑视清王朝的统治者无人具有东汉郑玄那样的聪明才识,能笺注出《红楼梦》的真话来。故效李商隐之法,向乾隆朝残酷的文字狱挑战,使书成传世。

无独有偶,在继承和发展屈原"香草美人"表现手法的文人中,晚唐的李商隐及清代的曹雪芹这对生不同时的诗入和小说家,前者集诗五百六十七首,后者撰写《红楼梦》八十回。饶有趣味的是,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和曹雪芹"大旨谈情"的《红楼梦》,其真实内涵是什么?言情耶,谈政耶?历来聚讼纷坛,莫衷一是。李诗如《锦瑟》、《无题》(相冗亦难)等,竞成了千古无解的"诗谜";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成了两百多年揭不破的"梦魇"。酿成这个后果的原因故然主要是政治上的。李商隐是"遭时之变,不得不隐"(沈德潜《说诗脺语》)曹雪芹亦是"虑触文网";"故将真事隐去"。但反映在表现手法方面,最主要的是"用实典"与"设譬寓"。

"用实典",是指诗文中引用成语典故,又叫用事。这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在修辞学中,属于"引用"修辞格。这种修辞手段在我国文学创作中早已有之。《诗经》、《楚辞》中就屡见不鲜,到魏晋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六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里,给用典下定义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用过去的事和有来历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 "师其意",还须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隽永,耐人寻味。

"设譬寓"即"设譬喻"。就是王逸说的"引类譬喻"。不管是李商隐诗中的"譬喻",还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譬寓",均与"用实典"密切配合。曹雪芹把"譬喻"称为"譬寓",是因为他在小说中,将类似的事物象寓言一样作拟人喻事的描写,甚至刻画塑造成一个逼真的"美人"形象,替代或暗指真实的人或事。这是从李商隐那里学来的。

李商隐是用典使事的能手。典故在他的诗中,运用得巧妙而灵活。这加强了他的诗歌的深婉含蓄,使其诗的形式与意境更加完美。在;首律诗中,少则二三个,多则六七个,这在前人是少见的。譬如在《牡丹》这首七律中,通篇用典,使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传神地描绘出牡丹初开时娇艳的情态,婀娜的风姿,火红的色泽,浓郁的芳香,末联再化用典故及神话传说,借花拟人,才露出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来。 .

"设譬喻",是李商隐对"香草美人"表现手法的创新。例如被公认为李商隐代表作的《锦瑟》诗;到底是写什么?古往今来,众说纷纭,有说是咏瑟的,有说是悼亡的。而对于"锦瑟无端五十弦"句瑟弦数目的解释,则多以"行年五十"附会,更使人费解了。若我们认真探讨,《锦瑟》诗不仅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在表现手法上还是诗人使事用典与"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紧密结合的典范。"五十弦"瑟典出自《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这是公元前110年春,汉武帝刘彻准备封禅太山,因郊祀用乐一事与群臣商量时,众公卿对武帝说的一段话。关键在于弄清"太帝"指谁。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刘邦的尊号叫"高皇帝",庙号叫"高祖";其子刘恒的尊号叫"孝文皇帝",庙号叫"太宗"。因"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集解》应昭语)据庙号刘邦称"高帝",刘恒称"太帝"。
李商隐青年时期就立下"欲回天地"的大志,竭尽忠君爱国的道德准则,渴望有朝一日能被当朝皇帝重用,干出一番非凡的事业来。但因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坷终身"(旧唐书.文苑传》)。诗人一生的坎坷不幸、襟怀未开,写下了许多情调抑郁,伤时感世的诗歌,清词丽句,华艳异常,忧国"伤春",寓意凄切,悲似"锦瑟"。故效屈原作《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以"锦瑟"譬寓自己毕生呕心沥血所创作的首首诗歌。锦瑟何故五十弦?一因"太帝(刘恒)使素女鼓五十弦瑟"。二因"太帝"刘恒曾一度重用贾谊,因此贾谊才有机会向"太帝"多次上疏,奉献出许多治国安邦的蹈略。诸如象《过秦论》,《陈政事疏》及《论积贮疏》等,为汉初迎来了升平盛世("文景之治")出过力献过策。所以李诗中多处写贾谊,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有直咏抒怀的,如《贾生》。有使事用典的,如"贾生年少虚垂涕"(《安定城楼》);"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城上》);"空闻迁贾谊"(《哭刘司户黄》);"贾傅承尘破历风" (《谭州》)等等。李商隐用此典,既"师其意",又故中出新,深婉含蓄地以"素女"及贾谊自况,把平生所创作的诗歌譬喻"锦瑟",暗示是"鼓"结当朝皇帝看’,吟给当朝皇帝听的。功夫在文外,情思隽永,耐人寻味。
曹雪芹对李商隐的诗心领神会,对李商隐"全人",感同身受,灵犀相通。《红楼梦》中"用实典"之繁,"设譬寓"之多,比起李诗来,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了。 现单就题名来谈,《石头记》系《红楼梦》的原题名。甲戌本"凡例"云:"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语道明了这个"譬寓"的内涵。探讨之后,明白了《石头记》这个原题名,一共用了四个典故。它既是作者的自况,又暗示了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及全书的结构线索;

一、"石破天惊"。出自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造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谓《石头记》是令石破天惊的奇书,作者是令石破天惊的奇才。当中也满含着对当今"蜗皇"的嘲讽:"补天又笑女蜗忙,却将此石投闲处。"(辛弃疾词《归朝欢·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

二、"石能言"。典出自《左传.昭公八年》。作者描写娲皇补天未用之石"灵性已通",会说人话,且围绕自己所记的故事、说古道今,高谈阔论。以此露出用"石能言"之典。为何要用此典,只因清代的文字狱,在康熙、雍正、乾隆王朝,愈演愈烈,前后一百多年,大小案件不下一百起。其案件为数之多,规模之大,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康熙六次南巡,乾隆又效祖南巡,清王朝统治者的"奢华靡费","取之尽锻镍,用之如泥沙",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搜刮和压迫。在清政府用残酷的文字狱来钳制言论,造成"万马齐暗"的政治局面下,作者以"顽石"自况,令《石头记》这"非言之物而言",为民说话,向清王朝惨绝人寰的文字狱挑战,这可见作者具有多大的胆识及气魄!

三、"曹娥碑"。此典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为"绝妙好辞"四字的隐语。典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顽石幻形入世变成通灵宝玉正反两面均有文章。石妇青埂峰下,但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至第七十九回,当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祭过了晴雯,从花影中走出了黛玉,称赞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到这里才点出用曹娥碑之典。曹氏《石头记》正如曹娥碑一样,正面是诔"女儿"之词,所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反面却是"艳妙好辞"。经过两百多年的长期探索,证明了曹氏《石头记》的确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在书中荟萃升华;历史在这里沉思,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作者预言已到了"末世"。曹氏《石头记》的确是块巨大的碑,是中国文学的和历史的丰碑!它早已攀济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令人刮目,叹为观止!

四、以顽石及通灵宝玉自况。女娲氏所炼补天之石系"顽石","剩下一块未用","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会说人话。偶遇一僧一道,苦求将其携入红尘。后来石归青埂峰下,但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这就是《石头记》缘起的神话。那么,这顽石是怎样记书呢?第一回写那僧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大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同回又写"赤暇宫神瑛侍者"、因"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至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谈到了贾宝玉落草时的奇闻才交待道:宝玉"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顽石"幻形入世,变成"通灵宝玉"。"赤暇宫神瑛侍者"幻形入世,变成贾宝玉。在这里,人与玉同时出世,人与玉不离不分,人与玉同名。故人即玉,玉即人。

第八回通过宝钗与宝玉"比通灵",才见其形状:"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顽石"变"通灵宝玉","顽石"与贾宝玉合为一体(幻来亲就臭皮囊),是在贾府处于"运败""时乖"之际。
贾府因嫡(宝玉)庶(贾环)矛盾激化,赵姨娘行贿使马道婆作法,至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写凤姐及宝玉病危谵语、昏迷之际,病急乱投医,请来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那癞头和尚接过"通灵宝玉"擎在掌上,吟叹道: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这首诗是咏人、咏玉、还是咏书?是说不清楚的。"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妙笔一勾,这块被当今"娲皇"补天而抛弃的"顽石",那种不为时政所羁绊,不因境遇的险恶而悲伤的形象,就活现出来了。’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说的是饱受当今"娲皇"用炉火锻炼后的"顽石",灵性已通,著书立说,以分辨人间的大是大非。此诗使作者、通灵宝玉及《石头记》,和谐地成了三位一体了。
"顽石"与"通灵宝玉"有啥关系?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才露出典故的出处来。此回写探春理家后,提出了一个兴利除弊的改革方案。他说赖大家的花园包给商人,一年能收入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薛宝钗就嘲笑他:"真真膏梁纨绔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但只你们也念过书,识过字的,竞没有见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的文么?"此文见于《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卷二十一《庭训》:

"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 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 有和药之需,粪其秽矣,施之发田,则五谷赖之以秀实;灰既 冷矣,俾之洗浣,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 南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炯民缝之以御腊,推 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今人而见弃焉,特其自弃尔。

曹颗家在雍正继位后,如贾雨村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暗结虎狼之属"等语于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被皇上下令革职抄家,由江南总督范时绎传旨执行。罪行是"江宁织造曹颓,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有违联恩,甚属可恶!"(见《上渝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域家产》内务府满文上传档)。抄家后又在江宁织造衙门左边的庙中,查出"镀金狮子一对",说是皇九于思搪交给曹颓藏起来的。这与贾雨村的"暗给虎狼之属"罪名差不多。曹家遣返北京后,至乾隆时,可能在弘晰与乾隆的政争中又受株连,查无确证,只得重翻陈年旧帐,有所谓"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为证。即因"镀金狮子"一事,使曹家至头发白了,遭两次灾星。最后是创籍归旗。其惨况正如作者自云:"虽今日之茅椽篷膀,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可见作者在形同乞丐的生活境遇下,为消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呢?在描写贾府弄权者的人事更迭,"镇山太岁"三小姐探春取代"巡海夜叉"琏二奶奶理家后,才点出朱熹的《不自弃》文,提示了作者在倍受摧残之后,还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原来是从朱熹的"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的名言里得到启迪。在战胜逆境之后,"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搜集到的创作素材,用假语村言,"编述一集",揭露当代的"邪祟"及其造下的"冤疾","以告天下人":"邪祟"虽毒,"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以上,便是我对"用实典"与"设譬寓"的探索。

第四十九回宝钗说:"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这"似诡而正"的话,提示了《红楼梦》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转益多师、兼收并蓄、广集博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形成自己的总体风格。一言以蔽之曰:《红楼梦》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故今天我们来研究它,万万不可忽略其"集大成"这一特点。

《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小说。刘勰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心雕龙·隐秀》)两百多年来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弄清其"文外之重旨"为何。既然有"隐",那么搞点必要的索隐是应该的。既然是"自譬石头所记的事"、那么探索一下这个未留下自传的伟大作家,看看他的家世在书中占多大比重,这又未偿不可。事实上《红楼梦》在隐射清王朝定鼎百年的重大政治生活上,借"美人"伴演皇帝,这是主要的,而曹家的家世则是次要的。两者一真一假;相伴而行,所以,只要我们弄清《红楼梦》中如何应用"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探明那繁多的"用实典"与"设譬寓",那么它的"拟书底里"(脂评);它的"庐山面目",就会清晰地显露出来。过去搞索隐或持自传说观点的红学家们,当他们还处在"因空见色,由色生情"的感性认识阶段,就发表了许多宏篇大论,闹出了许多大笑话。结果给他们的研究方法及个人声誉带来了厄运及不幸。假如我们再越雷池一步,"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即在认识上来一次飞跃,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那么,《红楼梦》的奥秘就会昭然若揭了。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