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书,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言情小说,它不仅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而且跻身世界文学名著之林,亦毫无逊色。作者以如椽巨笔,描写贾府的兴衰际遇,以灵活的笔触,刻划人生百态。它是社会人生的写照,是大干世界的缩影。为使读者对本书之精神与内涵,有较为深刻之了解起见,笔者愿就所知,作简要之分析,以供同好之参考。
一、对《红楼梦》应有的认识
甲、故事内容
《红楼梦》一书,原名《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及《情僧录》。该书作者传说不一,惟书中第一回曾提到:“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话,给我们留下一个宝贵的线索。袁子才在《随园诗话》中云:“曹练亭(练亭为楝亭之误,乃曹寅之号)康熙中为江宁织造,其子(其子为其孙之误)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极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由这段珍贵的史料中,《红楼梦》为曹雪芹所著之说,已找到一个有力的证据。尤其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本发现后,更使此说成为无可置疑的定论;然而该书的内容究竟是表现什么?仍为历代红学家所争论的课題,兹分别述评于后:一、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中,认为此书为吊明之亡揭清之失,对汉族人士入仕于清者,寓有贬抑之意。书中男子代表满人,女子代表汉人。贾宝玉影射康熙时代的废太子胤扔,林黛玉影射朱竹姹,史湘云影射陈其年,薛宝钗影射高江村,探春指徐建菴,王熙凤指余国柱,妙玉指姜西溟,惜春指严荪友,刘姥姥指汤潜菴,此说胡适之先生曾提出两点意见加以反驳:(一)一般小说所影射之人物,只变换姓名而不变换性别及职业,何以到了《红楼梦》中,男人竟变成女人,官僚和文人均变成眷属。(二)一般小说所影射的人物,总保持其原有关系,而《红楼梦》所影射的人物中,胤扔(宝玉)与朱竹坨(黛玉)有何恋爱关系?高士奇(宝钗)又与朱竹诧(黛玉)有何吃醋关系?以此推之,蔡氏之说不足信。
二、俞樾先生的《小浮梅闲话》,张维屏先生的《松轩随笔》,陈康祺先生的《燕下乡脞录五》均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影射康熙时代的宰相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然而考诸史乘,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一六五四年),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三十一岁,以年龄推之,似与宝玉身世不合,凡此等等,胡先生均已分别加以驳正。
三、王梦阮与沈瓶庵二氏所著之《红楼梦索隐》谓:“盖尝闻之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相传世祖临宇十八年,实未崩殂,因所眷董鄂妃卒,悼伤过甚,遁迹五台山不返,卒以成佛……’”然此说亦不可信,近人孟纯荪《董小宛考》谓:“小宛生于明天启四年甲子。世祖生时,小宛已十五岁,以情推之,断无入宫邀宠之理。”
四、潘重规先生在《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一文中,认为此书是民族主义的血泪结晶,他说:“我们知道作者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的意思,是要用传国玺来代表政权,‘石头’‘宝玉’都是影射传国玺,传国玺的得失,即是政权的得失,林黛玉代表明朝,薛宝钗代表清室,林薛争取宝玉,即是明清争夺政权,林薛之存亡,即是明清的兴衰。”
关于此一说法,李辰冬先生在《与潘重规先生谈红楼梦》一文中谓:“即使我们承认‘宝玉’就是‘传国玺’,而‘传国玺’是野心家所争的对象……然宝玉为什么三番五次不是砸玉就是摔玉呢?那有玉玺可以随便砸掉摔掉不要的呢?即令再如潘先生所说,林黛玉代表明朝,薛宝钗代表清朝,他们三人所争的就是玉,那末‘宝玉’就应该属于林黛玉,为什么贾宝玉反因黛玉无东西可配而当黛玉的面要摔玉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李先生列举了十二条之多,故潘先生之说,亦难令人相信。
五、胡适之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中,指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提到的曹棟亭,就是曾经作过四年苏州织造,二十一年江宁织造的曹寅,棟亭是他的号。曹雪芹是他的孙子。他本人是一个诗人,著有《棟亭诗钞》八卷,《文钞》一卷,《词钞》一卷。《诗别集》四卷,《词别集》一卷,家藏精本书籍三千二百八十七种,复刻有《居常饮馔录》一卷。搜集前代饮馔方法,此与《红楼梦》第二回中所讲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甚为符合。曹寅死后,长子曹颐接着做江宁织造三年,次子曹頫做了二十年。曹頫即雪芹之父,公元1715——1728年任织造,而雪芹于1717年左右生,随其父在织造任上约十二年光景,曹頫卸任织造时,因亏空公款被抄,大观园遂落入隋赫德之手,改名为隋园,后又传至袁枚家,复改名为随园。曹家在金陵之家产荡尽之后,不得已而迁北京居住,故《红楼》中所谓的甄家、即指江南言,凡此等等,均与书中所描写者甚为相合,故胡适之先生便下结论说:此书等于是作者曹雪芹的自传。
胡先生的论证,自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本发现后,更有了不可或移的铁证,如第十三回中评道:“‘树倒猢狲散’之语,言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恸杀!”第十六回“现在江南甄家”一语旁边评道:“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者。”又第二回叙荣府世次道:“白荣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名贾赦,次名贾政,如今代善早已死去,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了官,为人平静中和,也不管理家务。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祖父锤爱,原要他以科甲出身,不料代善临终时遗上一本,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了官,间还有几人?立即引见,遂又额外赐了政老爷一个主事之职,令其入部学习,如今已升了员外郎。”在这段话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评道:“嫡真事实,非妄拟也。”因此即可证明,《红楼梦》里的贾政即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