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劝学什么?
王拥军
《劝学》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劝勉人们努力学习,成为有知识有修养的人。诵《经》读《礼》是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代,求学的人具体学习哪些内容呢?
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五礼”即五种礼仪:用于祭祀的“吉礼”,用于丧葬的“凶礼”,用于田猎和军事的“军礼”,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往来的“宾礼” ,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嘉礼”。
“六乐”即“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祲”“大武”等六种古乐名。
“五射”指五种射箭技能,即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五驭”指五种驾车技能,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六书”即六甲,是古代学童练习写字的材料。“六书”主要是识字教育。
“九数”即九九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传授。
“六艺”是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六艺”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和军事骨干。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也在变化。因此有了“六艺”的另一种解释即“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司马迁《史记》:“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西周的“六艺”基本属于军事技艺性的,儒家六经主要是理论知识性的,射、御在孔子的教学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可见,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大致在“六艺”及 “六经”的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