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一:空可空,非常空


    道行很高的诗人,他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意为诗。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淡泊名利的人,把自己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空可空”,然而一个人既然是人,就不可忘之于情,就是庄子也否定不了的。但诗人们擅长在某一时段,在某一桃源之地沉静下来,写他们的无意之诗,使诗达到闲适恬静的曲径通幽之境,这就是所谓的“非常空”。

    空的出现,自然会使人想到大自然大宇宙的旷远深邃,是诗人灵感的感官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这样的晴空万里,使人诗情大发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豪气。“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对于碧空的印象却是怅惘与依依不舍的留恋。

    也许有人似乎能做到“非常空”的境界,逃避世俗融入自然便是这一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雨后的静谧的深山,用“空”字来描述,目的是用来渲染自己对浣女和渔舟一样的生活的羡慕,抒发了王维对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之景的喜爱,这“空”字另有所指,真是空山不空啊。他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迷于佛,自己就融入自然让自己进入角色,使“空”成为施情物,拟人化地写出了自然之景能使人消除杂念的清幽境界。我想,他们都不能算是“纯空”的人。一座山,一片水,在诗人的眼里,不是山水,是空灵不尽之境,是带情的灵气所在。“霜露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梅晓臣《鲁山山行》),动物的悠闲自在,在今天一个正在紧张施工的城市和正在林毁水失的农村是看不见的。现在的诗人构造的是乌托邦式的天空,是一颗无家可归的灵魂。同样我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