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隋艳玲
指津·提要
课文以散文的笔法,绘形绘色地描写了钱塘江潮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立足于“观”,着眼点在一个“潮”字,用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分别展示了海潮之雄、演军之威、弄潮之勇、观潮之盛。文章既写风景,又写民俗,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很有功力,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1.细腻和简约相合。作者观潮观得仔细,由远及近,从声到色,点滴不漏,尽收笔端。而在选材时却非面面俱到,而是大胆取舍,抓住最有特点的几幅画面来集中渲染。这样就达到了深细和简约的巧妙融合,既抓住了典型特点,又没有一丝赘笔,可谓选材精当,描写逼真,相得益彰。
2.风景和民俗相融。文章第一段首先描绘了一幅雄豪奇异的钱塘江大潮风景画,二、三段则分别描绘了水军演习和健儿弄潮的情味横生的风俗画。风景画和风俗画的相互交融,使文章既有自然奇观,又有民俗情味,风景因民俗而增色,民俗因风景而添辉,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
3.渲染和烘托相间。文章除了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还巧妙运用了渲染和烘托手法。如“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等语句,极力渲染了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而江干上下“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以观潮人多和观潮盛况,从侧面烘托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拓展·提升
都江堰
余秋雨
①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②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③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场千年的收伏战。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选自《余秋雨经典作品》,有删改)
1.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从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略作赏析。
3.文章最后画波浪线的句子照应前面的哪句话?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1580
【第44期第2版《一幅雄奇的海潮民俗图》参考答案】 1.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起初对都江堰的不以为然,为下文写都江堰的壮丽气势作铺垫。 2.示例:“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一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都江堰水势的浩大以及对作者产生的吸引力。 3.照应首句:“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这样安排,结构上做到了首尾照应,完整一体;内容方面则从人物情感上形成对比,突出了都江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