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叶嘉莹
谈到文学的欣赏,原是颇为主观的一件事。譬如口舌之于五味,滋味既异,嗜好亦别,强人同己,固属无谓的多事,然而美芹献曝,略述个人品味之所得,或者也尚不失推己的一份诚意。因此,我想略谈一谈关于大晏词的欣赏。
在北宋初年的词坛上,晏殊、晏几道父子和欧阳修是并称的三位作者。而一般读者对这三位作者的爱好,则以小晏为最,欧阳次之,而爱好大晏者则最少。大晏之所以不易得人欣赏的原因,我以为有两点:其一是因为大晏词的风格过于圆融平静,没有激情,也没有烈响,既不能以色泽使人眩迷,又不能以气势使人震慑,正如其词集名《珠玉》二字,只是一奁温润的珠玉,虽然澄明纯净秀杰晶莹,然而自有些人看来,却会觉得它远不及一些光怪陆离,五色缤纷的琼瑰更足以使人目迷心动,这是大晏词之不易得人欣赏的第一个原因;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大晏的富贵显达的身世,在一般人心目中,似乎都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一种“穷而后工”的观念,而大晏在这方面却不能满足一般人对诗人之“穷”的预期,和对诗人之“穷”寄以同情的快感,这是大晏词之不易得人欣赏的第二个原因。宛敏灏君在《二晏及其词》一书中对大晏的一些词作甚至讥之为“富贵得意之余”的“无病呻吟”。宛君于二晏之身世、作品,搜罗考订极详,对小晏亦赞扬备至,而独于大晏的一些词作不能欣赏,因而颇有微词。昔蒋弱六之评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万里戎王子”一首云:“见遗于无意搜罗之人不足怪,遗于搜罗已尽之人为可恨耳。”①看到宛君“无病呻吟”的话,我真不得不为大晏仕途之幸而叹息其不幸了。

我以为想要欣赏大晏的词,第一该先认识的就是大晏乃是一个理性的诗人,他的圆融平静的风格与他的富贵显达的身世,正是一位理性的诗人的同株异干的两种成就。诗人的穷与达,原来并没有什么“文章憎命达”、“才命两相妨”的必然性,而大半乃是决定于诗人所禀赋的不同的性格。一般说来,诗人的性格约可大别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成功的类型;而另一种则是属于失败的类型。属于成功的一型,就性格而言,可以目之为理性的诗人;而属于失败的一型,则可目之为纯情的诗人。《人间词话》之评李后主词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又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这些话,就纯情的诗人而言,是不错的。因为纯情的诗人,其感情往往如流水之一泻千里,对一切事物,他们都但以“纯情”去感受,无反省,无节制,无考虑,无计较。“赤子之心”,对此种诗人而言,岂止是“不失”而已,在现实的成败利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