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诗词里的“月亮”:从“床前明月光”到“明月几时有”的千年寄托

月亮高悬于天际,也深藏于人心;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也承载了情感的永恒。这轮明月,照亮了诗人的笔端,也映入了我们的心田,成为民族血脉中一缕温柔而坚韧的文化基因。

一缕清辉,万般情思:月亮的登场

当一缕清辉悄然洒落床前,一个漂泊的游子凝霜为思,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二十个字,如月光本身一般,清澈、朴素,却瞬间击穿了千载之下每一个异乡人的心房。李白的《静夜思》,为月亮在中国诗词中的角色,定下了一个最普世、最温暖的基调——乡愁。

然而,这轮明月的光芒,远不止于此。从《诗经》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那朦胧的爱慕,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审核: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