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简介】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生世及经历】

  ●某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

  ●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定海神珍铁如意金箍棒;

  ●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间。

  ●第一次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

  ●第二次天界招安,封为齐天大圣;

  ●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的相关名字】

    ●[孙大王]以前和妖怪在一起时手下叫的名字

  ●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称呼,文言文的西游记中,也以“行者”称孙悟空。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

  ●弼马温——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

  【道具技能】

  ●如意金箍棒

  ●七十二变

  ●火眼金睛

  ●筋斗云

  【文化影响】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戏曲、电影等。

  ●日本漫画七龙珠的主人公名字也叫作孙悟空

    ●日本动画片《最游记》中也有西游记中的主人公

  ●西游新记:童恩正所著,讲述西天取经一千多年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美国留学的故事,非常幽默风趣,同时也对东西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做了一定程度的讽刺和揭露。

  ●大话西游: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因其独特的无厘头风格,创造了周星驰电影的高峰。同时也对广大的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基本上很大一部分中国的青少年都能都记得该电影的某些台词。

【《西游记》简介】

  内容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悟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创作背景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