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诗词歌赋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鹤鸣——山林美景聚一园

  【原文】

  鹤鸣于九皋(1)

  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

  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3),其下维萚(4)。他山之石(5),可以为错(6)。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1)皋(gāo):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2)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3)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

  (4)萚(tuó):落下的树叶。

  (5)他:别的,其他。

  (6)错:磨玉的石块。

  (7)榖(gǔ):楮树。

  【译文】白鹤鸣叫在深泽,鸣声四野都传遍。鱼儿潜游在深渊,时而游到小滩边。那个可爱的园林,种着高大的紫檀,树下落叶铺满地。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响亮上云天。

  鱼儿游到小滩边,

  时而潜游在深渊。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长的是楮树。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赏析】

  现代都市,钢筋混凝土不仅构建了我们的生活圈,而且还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欣赏的“自然风景”。当我们翻开古籍,饱览古人所描绘的自然美景时,不禁使我们感到那一幅幅迷人的画面似乎真的是“世外桃源”。

  这首《鹤鸣》所描绘的就是园林池沼的美丽。单从诗的表面上看,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是:诗人来到广袤的荒野上,听到声传四方、高入云霄的鹤鸣;然后看到鱼儿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当诗人放眼观望时,他看到了一座园林。林中有高大的檀树,檀树下面还堆着一层枯枝落叶。园林的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当诗人看到山上的石头时,不禁想到它们可以做磨砺玉器的工具。

  而对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中记载“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列举了一些事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的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则在《诗集传》中称:“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而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将祖毛、郑旧的说法加以发展,他提到“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整首诗共分两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句似乎相同,但是押韵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朱熹的说法,对这首诗加以分析。朱熹在分析这首诗的第一章中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他认为,如果将这四种思想引申出去,就可以成为“天下最普遍的真理”。朱熹的这种说法看起来颇具辩证性,他不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兼顾了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事实上,朱熹是运用程朱理学来分析诗歌的,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到这首诗的第二章节时引用了程子的一段话,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与朱熹在对诗歌的分析手法上,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例如诗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句,单从字面来看,所表达的就是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它是否是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清楚。

  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诗。诗中诗人从听觉写到视觉,然后写到内心的所思所感,一条清晰的脉络贯串全篇,也使诗歌的结构十分完整。在我们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似乎也看到了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而且在这幅优美的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读起来不免令人产生思古望今的情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