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重读了宗白华先生的《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华厦美学》、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胡晓明先生的《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之后,再读《晋书?王羲之传》,我不由得感慨《兰亭集序》之美,美就美在四个字“一往情深”!

人至中年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会称王羲之为“古今第一情种”(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九)!

然后,我又不得不对余秋雨先生对《兰亭集序》的解读感到困惑,他于《光耀千古的324个字》一文中竟然会写下这样对《兰亭集序》的评语——

历代文人天天默写《兰亭序》,只默写它的书法,却很少在意它的内容,其实它的内容倒是不错,我顺便介绍几句。

王羲之开头交代了他们相聚的时间、地点、风景,然后抒发了一段人生的议论。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人的一生,有两种要求,对内实现抱负,对外寄托山水。这两方面无所谓好坏,却都会遇到是安静还是躁动的问题。想要安静,不大喜大悲,就要选择一个意念。常见的意念是说生死是同一件事,长寿和短命是同一件事,而我选择的意念是把古人、今人、后人看成是同一件事。这么一想,今天的聚会也有意思了,我们把诗写在一起,后人看到,时间就会像眼下的流水一样贯穿起来。”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210-211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能理解为“对内实现抱负”吗?“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又能理解为仅仅是“对外寄托山水”吗?“这两方面无所谓好坏,却都会遇到是安静还是躁动的问题”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