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需咬文嚼字
——以《童趣》为例
陈治勇
文言的阅读,因其在考试中基本上以翻译,理解文意为主,在分数的驱使下,教学中也就不大会对文言文的字词进行咬文嚼字。因过于追求分数,操作单调乏味,简单的字词句的讲解,使得学生觉得读古文味如嚼蜡,使文言本身所拥有精美,典雅,丰厚的美感遭到丧失,久而久之,学生就很难喜爱古文,很难体会古文的唇齿留香,从而厌倦于古文。如此,“一怕文言文”的话语也就不以为怪了。如果我们在古文教学中能够慢慢地品,细细地赏,对古文的字词进行细细的琢磨,相信文言的教学定会别有一番天地,千年的古文也定会重现光芒。本文以《童趣》为例谈谈文言的字词品味。
一个“或”,更见审美之情趣!
对于《童趣》中“或千或百”之解,翻阅每一份资料,基本是译为“成千成百”,这粗看很美,但细品之下,发现翻译为“有时”更为切合意境。
当作“有时”,你会发现,沈复的观蚊并非一次而是无数次,有时他看到的蚊子较多——“或千”,有时他看到的蚊子较少——“或百”,虽然“千”与“百”都是虚指,但一个“或”透露出其观看的次数之多。次数越多,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在那个孩子玩耍器具贫乏的年代,就越见少年沈复的内心对生命的享受。一个在别人看来丑恶的蚊子,一个在别人碰到就如同过街老鼠的蚊子,一个孩子竟然能将其视为白鹤,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黑与白,丑与美,嫌弃与欢喜,两相对比,情感分明。如若一次观蚊如鹤还可理解,那么无数次“或”的观看则有点匪夷所思了。越匪夷所思,孩子对生活的享受姿态就越优雅,越遗世独立!没有高超的审美情趣是难以做到如此境界的。这与沈复之后豪放自适,又不贪慕官宦生活,从不参加科举考试,以卖画维持生计的生活姿态是一致的。原来,沈复的生活理念,沈复的人生价值观,在小小的观蚊如鹤,“或千或百”中早就埋下了根基。
一个“或”不仅写出了沈复对自然万物的痴迷,与众不同的高雅审美情趣,还投射出了其今后人生轨迹的生活密码。小小一“或”字,玄机万丈深。这真不令人惊喜呢?
辩词与留白——让人怡然称快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赏读此句,真的是让人酣畅怡然!“唳”与“叫”的辨别,“怡然称快”的想象空间,句末标点的探究,让沈复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师:孩子,“鹤唳云端”可以换成“鹤叫云端”吗?
生:不可以,因为“唳”专指鸟鸣,但“叫”可以用在很多场合:人叫、狗叫、鸡叫等。这样用词上“叫”就没有“唳”字来得精准了。
师:遣词析意,很有分量。
生:我觉得从音韵听觉而言,“叫”也不如“唳”字美。因为这是古文,古文该有古代的感觉,而“叫”就是一个大白话。另外从听觉上说,“唳”字更具美感,成语就有“风声鹤唳”,但“叫”就显得粗俗不雅,缺少动听了。
师:用词精准上,音韵美感上,分析得很到位。让我们用心地读,去感受这精准与音韵之美吧!(生读)
师:“怡然称快”的意思是?
生:高兴的拍手叫好!
师:如果你是沈复,你会怎样拍手叫好呢?(生拍手,哦哦的热闹),仅此而已吗?如果你是导演,要为这个场面设计几句台词,你会怎么设计?
生1:好好玩啊!
生2:果然像一群白鹤。
生3:我说的是改编版的,可以吗?
师:当然!
生3:此图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妙哉!妙哉!
生4:善哉!善哉!妙极了!妙极了!
生5:小鹤鹤,再陪我玩会嘛,再陪我玩会嘛,不要走,不要走——(场面热闹)
师:孩子,当沈复如此神醉神往的时候,他说的怡然称快会是一种怎样的语气呢?
生:很有力度,很感叹的语气。
师:但是课文的标点——
生:我觉得应该用感叹号,不应该用句号,因为这里表达的是一种畅快的心理,声音该是很高亢的!
师:有道理,你能示读一下吗?
生读得很不错,再让全班读。
生:我觉得这里该是一种感叹的语气,声音可以轻一点,但要读出陶醉的感觉。
师:请示读。
生读陶醉之感,全班再读。
师:孩子们,通过两种朗读处理方式,你知道什么规律了吗?
生1:一句话的读法要根据感情来确定.
生2: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下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只要符合人物的情感都是可以的。
……
对“怡然称快”的咀嚼,使学生懂得了一种读书的方法——用想象与联想丰满文字的空间,只有走进文字,放飞思维,文字才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让学生懂得了文字是有生命的,但需要用心和它亲近,用心去品读,否则,这个生命就会枯萎;让学生懂得了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尽信书,不如无书。”面对本来就没有标点的古文,不只是编辑可以加标点,我们也可以用心去给它重新标点,也可以让它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这里,学生获得了一种读书的乐趣,懂得了一种读书的方法,更感受到了用心读文的价值所在。
此“拔”非彼“跋”——看似错误的美丽
师:孩子们,沈复为何用“拔”而不用“跋”啊?我们只学过“跋山涉水”,却并未学过“拔山”啊?是作者用字错误,还是出版印刷错误呢?如若不是,作者为何不用足“跋”却用手“拔”呢?能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吗?
生1:用手的“拔”更好,因为这样把癞蛤蟆当成了人,更加生动形象,而且用手的“拔”更能显示癞蛤蟆的力大无穷。
师:考虑到文章的修辞,并与文章的“庞然大物”相结合,注意前后呼应,有道理,很不错!
生2:我也觉得用手的“拔”更好,因为癞蛤蟆在虫子眼中,俨然是一个力大无穷的“人”,而用足的“跋”比用手的“拔”更直接,用手的“拔”比用足的“跋”更衬托出癞蛤蟆的庞大。
师:啊!与虫子进行对比,来解释“庞然大物”,蛤蟆确实力大无穷啊!运用比较法,很好!但“而用足的‘跋’比用手的“拔”更直接,”似乎有点表述不清哦!谢谢
生3:我和他们一样,用手的“拔”更能体现出蛤蟆的灵巧,和后文的“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相呼应,可是用足的“跋”却体现不出来。
师:前后呼应法再次体现,与后文的语句相关联,思维严密,有理有据,挺不错!但还没有说出为何不用“跋”的原因哦!谁能说说作者为何不用用脚的“跋”呢?
生4:对于小虫子来说,癞蛤蟆的确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足的“跋”更突出的是旅途的艰辛,而体现不出手的“拔”的力气大,反而令人觉得癞蛤蟆十分弱小,而用提手旁的“拔”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癞蛤蟆那种“倒拔垂杨柳”的气势,所以,作者不用“跋”。
师:辨析词义,区分不同,比较之中让我们对作者的遣词造句的匠心深表钦佩,而且画面感说的很强,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都走进了清朝,我想这是沈复未曾想到的,谢谢你精彩的解读。通过我们刚才的辨析,“跋”“拔”之分已柳暗花明,那么谁能把蛤蟆“拔山倒树”的气势用你的情感传递出来呢?
生1、生2、生3分别进行了表情朗读,十分出色,特别是吴奕辰,这个孩子善于表现,具有表演的天性,他那种夸张的走路姿势,那种生动的面部表情和那令人动容的声音,完成了一次经典的蛤蟆之“拔山倒树”图,令人拍案叫绝!
“跋”与“拔”,这是相距于天地的两个字,但是在对他们的咀嚼中,我们不仅懂得了其间的区别,更懂得了作文选词的重要性。看似错误的“拔”,折射出来的却是沈复内心流露出来的生命的真诚。这也许就是“错误”的美丽吧。咬文嚼字中,学生获得了语言的多面性的认识,任何一个词语,当把它放在合适的位置时,其本身的内涵会飘散出更加新颖的芳香。
畅品美句,一字千金——“以”不惊人死不休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入情之时,自能心领神会,当课堂走向“……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这个句子的品析,关注“以……为……”的句式时,猛然发现句中深藏的密码:为何不只用一个“以”?为何只用三个“以”,不用四个“以”?这其间蕴藏的是沈复的一颗赤诚之心啊!于是另机一动,在黑板上写下变换的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以凹者为壑……
让学生探讨其间内在的命脉:“孩子们,古文讲究一字千金,你们看我把句子这样变换之后妥不妥?请说说你的观点。”课堂一下变得沉寂了,鸦雀无声,静静的静静的,每一个人都在用心思索着。渐渐的渐渐的,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当举到第七只手的时候,我忍不住让他们发言了:
周洪宇:原句押韵一些……
师:似乎有点味道,能细细的说说吗?
周洪宇:因为在古代写诗都讲求押韵,他这个是为了句子押韵。
师:押韵还是?(徐夏怡在后面叫到:“工整!”)是为了读起来有一种韵味对不?在听觉上有何感觉?
周洪宇:流畅、优美。
师:现在我们将原句与改后之句比读一下,看看是否有这种感觉?
生读: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再读: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读后,从来让我感觉棘手的王中星打开了另一个大门。
王中星:为什么“凹者为壑”前面不加“以”呢?
师:哎呀,你看问题又来了,为甚么“凹者为壑”前面不加“以”呢?
李慧依很快的抢过话筒,兴奋的手舞足蹈的滔滔不绝开了。
李慧依:以我这个角度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因为它说“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这话说明他从多方面观察,他先观察丛草,他的心都在丛草这里,就会把丛草当成了一片树林,紧接着他又去观察虫蚁,他就会觉得虫蚁好像都变成了兽,之后他又去观察土砾,土砾肯定一起观察,有些凸,有些凹,所以他就用了一个“以”,而不用两个……
师:就是说“凹”与“凸”都是一个整体,所以就用一个“以”。现在明白为什么用三个“以”,不用四个“以”了吗?
生:因为他讲的是三类事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沈复的用词是相当精炼的。
师:刚才我们从音韵、内容上探究了这个“以”,除此,这三个“以”在传情上有什么特别的吗?
林心怡:我觉得后一个“以”比前一个“以”语气要强一点,这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生读的时候语气一句比一句高,很有美感)就可以体现出作者在观察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投入……
师:结合上下文,你觉得和那些词发生关系了呢?
生:定神细视。
师:下文呢?
生:神游其中。
师:从中你发现沈复选用这么多“以”的原因了吗?
生:运用这三个“以”为的是更深入的表达情感地投入,这么多“以”的选用是与文章上下文的“定神细视”“神游其中”还有开头的“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联系在一起的。
师:也就是句子的形式要与它所传达的情感相一致,对吗?(生点头)请你用你感觉到情感的投入读一下吧!(生读)
徐夏怡:我觉得如果每个句子都加用一个“以”,这个句式就非常的工整,否则有点乱。
师:换一句话说:就是让句子变得更漂亮是吗?呵呵,刚才我们从音韵、内容、情感、句式这四个角度探讨了“以”的微妙所在,还有更多的发现吗?
生:我想在徐夏怡的答案上补充,就是加了个“以”,让每个句子中的丛草、虫蚁、土砾变得更加突出了。否则,“丛草”与“林”,“虫蚁”与“兽”,“土砾凸者”和“丘”,“凹者”与“壑”就处在同一地位了。作者是把丛草当成林,虫蚁想成兽,土砾凸者当做丘,凹者想成山沟,加“以”是为了突出前者,更加体现其想象的丰富了!
师:我们班真是遍地是才子,何处不才女啊!就如我点到一样,第一个点了名字,后面的就只说“你你你……”,这样会有何感觉?后面的是否有一种被忽视之感?但这个孩子却很细腻,他发现加了这个“以”字,每一个东西都变得非常重要了,更显示了沈复观察的投入。孩子,这就是我们语文的遣词造句,文字多一个则多,少一个则少,多一字或少一字所表达的内涵就会有所不同。一字千金,惜墨如金也许就有这个味道吧!可见,沈复真的是用他的心和生命在写他的文章啊!难怪俞平伯说他“是一本十分精致”的书。让我们带着饱满之情再来领会一下他的精致吧!(生读)……
对于这个句式的品评与咀嚼,我们感受到了“以”的畅快淋漓。好一个深藏不露的“以”,因之。我们真的感受到古文的魅力所在,惜墨如金的典雅文言有时也可以泼墨挥毫,毫不吝啬。语言的繁简,不是在于字数,而是在于传情,用恰当的文字传递畅快的情感,是我们的语言追求的永恒。在这个句式的咀嚼中,我和学生切身地体悟到什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是文字吗?那分明是一种生命的厚重。我们领略到的是一种写作为文的态度,享受生活的态度,珍爱生命的态度。生活中如此平凡的事件,在沈复的笔下凭借着文字的魅力,光芒四射,熠熠生辉,而我们能吗?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呢?对于我们的学生,这个细节何尝又不是一个生命的教育呢?如果课堂上我们只是解词译句,那真的是暴殄天物了。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是什么?《童趣》的教学让我有了一种新的感觉——语文是抚摸文字,走进作者的生命,与他时空对话,让其穿越千古。语文课是什么?语文课不一定要精致,但语文课一定要有生命的在场!有思想的放飞。王君说:最完美的守成也要比有创新的课堂逊色许多!我想如果我们在古文教学时能够细品慢赏,让学生感悟到一字一句的内敛之美,炸出文言语言的香味,也许,这对学生的爱上古文会有很大的作用吧。
穿越《童趣》,一个真人沈复站立在我的前头!牵着他,我的心感到了温暖,感到了沸腾,感到了生命的一种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