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诗词歌赋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末年的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吕氏春秋》,即《吕览》。这本书完成于公元前239年,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夕,吕不韦任秦国丞相。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军事上猛将如云,而在学问上却不及他国,他国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永垂青史,却不见秦国在文化上有此蓬勃的气象。秦国的强大在此也不可示弱,吕不韦本商人出身,于是他便招来了三千文人学士,予之优厚待遇,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把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全都有所论及。吕不韦又挑选几位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吕不韦认为,这是一部包括了古往今来天地万物的“奇书”。

  “刻舟求剑”的故事在《吕氏春秋》中的原文是这样的:“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讲的是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都为之惋惜,但那楚国人竟胸有成竹的样子,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下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去问他。船靠岸后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后来人们用“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来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一旦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相关链接】

  中国古代的剑

  剑,在中国古代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我国的剑产生在商代,当时的剑一般较短,成锐三角形,为青铜制造。西周时代,作战主要用战车,唯有肉搏时用剑击之。春秋战国时期,剑发展为步战的主要兵器。互为仇敌的吴越两国却同以铸剑精良而闻名。据现存的实物考证,这时吴越两国的剑,剑身不仅铸有神秘的花纹,而且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寒气逼人,锋锐如新,可谓无可匹敌。战国时期,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剑作为一种步兵武器,提高了威力,剑身也得到加长。战国后期的秦国,已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剑身狭长,表面仔细研磨,并镀有一层铬盐氧化物,能防蚀防锈,且显现乌黑光泽。由于青铜硬而脆的性质,过长的剑身极易折断,而秦代的长剑经过特殊处理,虽有长度,却不易折断。据说兵马俑出土时有过大量碎片压住青铜长剑,但碎片移开后,长剑立即反弹恢复原状,可见其韧性之优良。西汉时期,骑兵成为了战争主力,所以剑的刺击用途变小,而劈砍的需要增加。到三国时期,军中装备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但佩戴宝剑的风气依然存在,有时也作为法器或象征物。隋唐时期,佩剑盛行,常被文人墨客作为饰物以表现尚武的英姿,也常被视为权力和贵贱之分的代表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