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李白两首闻笛诗欣赏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李白有两首闻笛诗,一是《春夜洛城闻笛》(出现在人教版第五册李杜诗歌单元),一是《黄鹤楼闻笛》(出现在《李杜诗五首》的作业中),这两首诗写的是同一题材,作者都是李白,但情感、结构、写法都有不同。现在就来作些分析。

一、情感上

《春夜洛城闻笛》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情感,这就是思乡之情,所表达的是客居在外的人的离乡感慨: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而《黄鹤楼闻笛》写的是去国之情,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西望长安不见家”,实际上是眷恋朝迁之意,也就是所谓的去国之情,因为这时李白的家属在江西。

可以说后者的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结构上

《春夜洛城闻笛》先写所闻: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再写所感: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具体来说,首句发问,突兀而出,次句写笛声幽怨缠绵,末两句用反问点明所言之志,用笔矫健曲折。

而《黄鹤楼闻笛》则是先写所感: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后写所闻: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具体来说,首两句先交代诗作背景,三句接入笛声,末句以景结尾,妙在含蓄不尽。

为何要这样安排两首诗的结构呢?

当是情境不同和表达的需要。

《春夜洛城闻笛》是李白客居洛阳所作,写的是深夜,万籁俱寂,诗人难于成寐,听到笛音,自然是合情合理的。先听到飞飘而来的笛声, “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再由己及人,运用夸张,进行推想,也是合理的。笛声本来就是悠扬的,又当夜深人静,加上春风吹拂,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凡是有客居洛城的有心人,准能听到。听着听着,明白吹的是《折扬柳》曲,也就勾起了乡愁。

而《黄鹤楼闻笛》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或许是诗人强调其遭遇与经历的不幸,表达幽怨之情。所以先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这时登临黄鹤楼。听到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在这里,要明白,诗人是想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声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总之,前一首诗按闻笛生情的常规模式来结构全诗,符合常见的思维规律,而后者先写有情。后写闻笛。由虚到实。主要表现的是诗人按捺不住的迁谪之愤和对国运的关心。

三、写法上

在写法上,两首诗有所不同。

《春夜洛城闻笛》前两句是铺垫,由实入虚,实虚结合,融入夸张性想象,突出笛声的悠扬、清越,无处不在,无处不闻。后两句巧用典故,进而直抒胸臆。

《黄鹤楼闻笛》前两句先是用典自喻,写其不幸遭遇,接着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让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笛音渲染愁情,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相同之外在于两首诗都做到了情景交融,充满想象,虚实结合。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