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纯美温柔多么深入人心,以至于“花前月下”、“花好月圆”这些词汇成了人间美事的代称,每一个中国人,哪怕他不识字,也都明了它们的含义。
文/简墨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在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句子,说的也是女子怀春;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月亮的抒情诗更多了: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都是传世珍品;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谢庄的《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沈约的《登台望秋月》“隐言崖而半出,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入清硝之玲珑。间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
月亮的纯美温柔多么深入人心,以至于“花前月下”、“花好月圆”这些词汇成了人间美事的代称,每一个中国人,哪怕他不识字,也都明了它们的含义。
这篇《木兰花慢》之境界较其他写月诗又有不同。
词前小序说,前人诗词有赋月者而无送月者,本词别开生面,从“送月”这一新的角度,探讨了诗人朦胧猜想到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是一首想象奇特、构思新颖的送月词。送月,怎么个送法呢?
“可怜今夕月”,首句先对月亮赞美。如果我们读过史上许多写月的诗歌,就会知道,他起句起得跟它们多么不一样,而一个杰出的诗人,他必有强烈的个性和与众不同,如此他才能同被密密麻麻的汉字弄麻木了的眼睛一较高低。以下便接连提出疑问,“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他先惊怪,可爱的月亮降落到什么遥远的地方去了?继而问,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追寻、揭示的渴望,慢慢成为诗人的主导动机。他的大胆想象与今天月亮绕地球转的道理十分相近,看出了他的聪颖灵悟,也可得知,由于他对客观自然观察细致,因此才具有这种可贵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太接近现代科学了,简直有点可怕。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又是一个问句——古人将目力所及的天体之外总称为天外。小河淌水一样顺溜地,在对月亮的出没作了猜想之后,诗人又针对有关月亮的自然现象和神话传说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是不是天外空空荡荡无涯无际,只是一股大风把明月送走了?月亮无根悬在空中,是谁把它系住了?月宫里的仙子嫦娥不出嫁,是谁把她留住了?这些问题对今天的人来说虽然不算问题,或者构不成问题,但就诗人生活的时代来说,也只有像他这样想象力丰富的人,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前两问,问的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后一问,说明诗人对有关月中嫦娥的神话故事产生了怀疑——这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嫦娥孤寂与谁邻”意境十分相近——我们看到两位分别以爱国和浪漫著称的诗坛巨匠,突然相遇在严整务实的科学领域,对着自己也一向抒情不已的月亮不念诗词,而是对它频频发难,还一副很认真、很有兴趣的样子,多少有点忍俊不禁。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对有关月亮的所有传说,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提问:“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这两句是针对月亮的运行路线说的。他说,有人认为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却又无从查问,这种说法让人迷茫困惑,忧虑不解。
以下便针对这种说法谈了自己的想法:“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三句,由“怕”字领起,是写诗人的担忧,如果月亮真的经过海底,他担心海中往来奔突的鲸鱼,撞坏了月宫中的华美宫殿、亭台楼阁。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还是疑问,句子越来越云蒸霞蔚,扑朔迷离了,也越来越迷人:传说中月亮上面还有蟾蜍和玉兔,他禁不住问,在月亮通过海底的时候,本来就会游水的蛤蟆固然无妨,那玉兔不通水性,又怎么办呢?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问询不止,结尾二句,更进一层,对月亮运行经过海底的说法提出问题。“无恙”是对上边疑问的总结,是说如果月宫中的房子不被撞坏,玉兔也和蛤蟆一样,顺利渡过大海,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那么圆圆的月亮又为什么渐渐地会变成钩一样的月牙儿呢?
辛弃疾的这一轮同之前种种都不一样的月亮,照耀那么漫长的古代,到今天,从没有被那些月亮的光芒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