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制诗一般是文人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诗,大都以欢庆盛典、宫廷宴饮、君臣游乐为主要创作内容,歌颂神功圣德、太平盛世为基调,奉和酬唱、铺扬景物是其主要的创作方式。凡是朝廷的重臣名相、公卿贵族都不可避免地会创作一些应制诗,如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张说、杨亿、欧阳修等都是应制诗的创作高手,甚至李白、杜甫、王维也有这类作品传唱当世流传至今。对于应制诗,读者和学界向来都很反感,认为其粉饰太平、题材狭窄、平庸呆板、毫无生气等。但笔者认为不同时期或不同作家所写的应制诗作,应给予不同的理解和评价,而不能一概视作如此。譬如经历过“开元盛世”的全过程,目睹了肃宗中兴之治,又活动于京都上层的王维,他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优秀应制诗篇就反映了当时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展示出意气风发的盛唐气象,同时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技巧,读来既不呆板泥滞又无平庸肤浅之感。试读其《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