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鉴赏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情景交融 意境深远──王建《十五夜望月》与苏轼《中秋月》比较谈

作者:郭志明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 轼《中秋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辞海》云,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诸月数则蟾魄圆,故曰中秋,言此日为三秋之中也。”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于是,从古到今,人们都爱在中秋这一天赏月,天朗气清,月影如璧,一家人或至友亲朋沐浴清辉,迎着凉意,静观“元不粘天独自行”(杨万里诗)的中秋明月,享受天伦,畅开思绪,那自然是一件极为优雅、开心之事。而诗情洋溢的诗人则往往就月咏华章,挥毫诵明月了。唐朝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和宋代苏东坡的《中秋月》,就是咏中秋之月的名作。

因为取材相同,所以两诗写月,都绘得淋漓尽致,其咏月名句,也就千古流传了。王建的诗着重就中秋月的清澈明亮进行描绘:诗人中秋赏月,居于庭院之中,只见月光如水,洒遍大地,庭院在月光的照射下,满地都呈白色,可见月光明亮清澄。正因为月色清清,所以眼前之景,就一览无余──夜深人静,树影斑驳,那栖在树上的乌鹊在静静地休息;而秋天的露水洒在桂花树上,晶莹剔透,经月光一反射,更显得清透可爱。诗人把视角对准庭院中可触之物──树,借栖鸦、冷露、桂花之美写出月色溶溶之姿,让人对月不能不产生爱慕之心。苏轼的诗则着重就中秋月,描绘月之形美。诗中,“清寒”指月光,“银汉”指银河,“玉盘”则指明月。因为古代很多诗人都将月亮喻为“玉盘”,所以“玉盘”也就成了明月的代名词了。李白《古朗月行》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代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诗也说:“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苏轼写中秋月之美丽,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展示其美之态,而是首先给月亮安排一个典型环境,“烘云”而“托月”,瞧,中秋之夜,天上的暮云渐渐地敛起尊容,清寒的月光就从天边漫溢出来。好一个“溢”字,月亮虽未出场,但那明亮澄美之色已初步展示了月之光彩,而此时此刻的天宇,湛蓝湛蓝,悄无声息,仿佛是在作好一切准备以后,静静地等待嘉宾的到来。写暮云也好,写银汉也好,都不是诗人的目的,苏轼要隆重推出的是那一轮明月。果然,圆圆的亮亮的一轮明月,就在那无声的碧空中溢泻清寒,辗转盘桓,把那清辉一泻无余地普照到神州大地。月形很美,月色很美,关键是王建和苏轼把中秋之月描绘得十分优美,正因此,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也就成了咏月的千古名句了。

当然,中秋月美,人们就自然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欣赏这美妙的画面。两首中秋诗在绘摹月色美的同时,也再现了赏月的场面,这就起了很好的侧面烘托作用。苏轼的诗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虽说流露了一点感伤的基调,却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秋这样一个“一年独此夜”的大好时光,诗人在看月,在对月伤情,而天下又有多少人在这同一个夜晚同一个时侯,尽享月之光辉,尽抒月之幽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少人抓住这大好时辰,领略自然的神赐啊!王建同样再现了望月的场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啊,月挂中天,人人翘首,一轮明月无声地在天宇中滑行。望月的人们有的在尽情饱赏自然美景,有的在凝月思绪飘飞,想念着自己的亲人,感受着人间的离合。中秋之月,本身浑圆如环,晶莹如玉,不能不使人顿生爱慕之心,而中秋这特定的秋之时光,加之月本身团团圆圆的形象,常常使人产生许多联想,正因此,人们对秋月就特别有感情,而正因为感情深沉强烈,才会出现“人尽望”的画面。我们说,越是“人尽望”,越显“月之娇”,诗人以侧面烘托的高明技法,将中秋景色烘托得十分美丽,同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写景抒情是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诗人们抓住最富有特征的事物写景,目的也往往是为了发抒自己的内心感情,正如清代李渔所言,“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有主客。情为主,景是客。①两首写中秋的诗,都是借写中秋月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只不过情因景生,情因人异罢了。王建的诗写中秋景,突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且这种感情很强烈。细读全诗,我们发现,诗人写景是很讲究的,诗中的中秋月色不是月初上时的月色,而是夤夜时的景色。宋代周邦彦《蝶恋花》词云:“月皎惊乌栖不定”,当月光非常明亮的时候,乌鹊疑为白昼,是很难定下神来休憩的。而一旦乌鹊安息,可见已是夜深月斜时。再看第二句,桂花上露珠已晶莹成滴,说明下露水已非一时半辰。将这两句联系起来,则不难看出诗人赏月已是好长时间,虽夜深人静,仍眷月不已。这自然是因为景色太美,但有没有人为因素呢?应该是有的,诗的末尾点得很明:“不知秋思在谁家?”这么多人中秋望月,真正满怀秋思的是谁呢?潜台词是,恐怕只有“我”了。是啊,夜阑人寂,诗人仍望月不止,他到底有什么秋思呢?是念父母兄弟,渴望合家团聚,还是想心上之人,盼着共话沧桑?不管怎么说,诗人景写足了,情也写足了,情景二者交融,已是妙合无垠。东坡写中秋之月,突出了一个“寂”字,整个中秋夜色,静寂寂,悄无声息。瞧,暮云从有到无,清寒慢慢四溢,都是无声无息,而银汉无声,一轮圆月孤零零在天宇漫步,更是了无声息。诗人何以将中秋夜、中秋月写得如此孤寂,原因很简单,因为诗人此时的心境也很有寂寞孤独之感。诗人于熙宁四年(1071)因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而由京城外调杭州,隔了三年又由杭州调到密州,过二年又由密州移知河中府,到达汴京后,旋又改知徐州,六年之内,改任四处,真可谓辗转奔波,颠沛流离,政治上自然是受到压抑、不能得志,生活上也是衣食难安、无固定栖身之所,短短六年,几处过中秋,自己的命运一直提在别人手里,心里自然有许多难言之隐。“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自己生活现实的写照,又饱含了对人生失意、前途渺茫的感慨。可见,诗人写月之孤寂,其实正反映了自身处境之孤寂,写景正是为了反映自己命运,抒发内心情怀,而且情、景映衬得如此完美,使诗歌的意境也创造得非常到位。

相对而言,王建的仕途要顺利一些,唐大历十年(775),他中进士后,先任渭南尉,后历任秘书丞、侍御史,最后出任陕西司马,虽没有大的作为,但也没有大的波折。反映在作品中,其诗写景抒情也就比较一般化,缺少一种独特的个性。“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这种感情虽然真挚,但也就显得空泛一点,没有多少深层次的内涵。而苏东坡就不一样。从政治抱负和个人才华上讲,东坡先生应该说是上上品的,但“自古英雄多磨难”,苏轼的政治命运并不如意,相反的却是多灾多难,这一点上文已有介绍,正因此,东坡先生的作品也就常常流露出感伤悲哀的情调,“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对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但又无法抗争,于是乎流露出一丝惆怅,这种惆怅虽说迫于无奈,然而,毕竟给人消极和悲观的色彩。

【注释】

①《窥词管见》,见《文学名言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