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意象探析
王浩
《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写的八首组诗中的第一首,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诗歌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的意思是寒冬将至,千家万户在赶制寒衣,到处都是刀尺声、捣衣声,而飘泊在外,怎能不起凄苦思乡之意!这里的“砧”就是捣衣石,“捣衣”在诗歌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
捣衣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此意象常与思念、怀乡、恶战有关。李白的《捣衣篇》就有“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的诗句。捣衣诗篇中必不可少的三元素是秋、夜、砧声,杜甫这首《秋兴八首(其一)》即能体现这一点。
“捣衣”这一意象常表达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远别故乡、游子思乡的愁绪,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还有忧国忧民,希望战争停止,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寄予了对和平的向往。另外,异乡听砧,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异乡的砧声,会触发诗人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只身漂泊的命运。最后,寒夜捣衣,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更令人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无尽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轮秋月下重复着相同的捣衣动作,诉说着相似的亲情与爱情,悲苦与离愁。
月下捣衣的凄凉哀怨的砧杵之声,总是伴随着绵延不绝的情感,月色、砧声、秋风三种景象更是丝丝入扣,绵绵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