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考点讲解】

“诗言志,歌咏情”,情感是诗歌的根本,是诗歌的生命。把握诗词的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探寻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思想内涵。把握情感内涵,是古诗词阅读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厚的情感内涵,若就其所反映的情感类别而言,常见大致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离愁别绪、生活杂感诸种。把握诗词的情感,应对古典诗词的题材、体裁类型及其基本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含英咀华,披文入情,能让我们与古代诗人展开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那么,如何把握诗词的情感内涵呢?以下结合近年高考真题,试作扼要解说。

一、分析意象,把握情感。

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意象的理解。通过分析诗歌文本意象选择与组织的特点,可以体会到诗歌蕴含的情感。分析诗歌文本意象时,首先要理解意象本身的通常意涵;其次要注意通过分析意象的结构关系,揣摩意象的有关修饰语,玩味由若干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的特点,从而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示例1】(2012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宋〕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 ① 玉花:喻雪花。.

问题: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联系具体诗句分析该词下阕所表现的情感。分析下阕诗句,可从意象选择与组织的特点入手来把握其情感内涵。下阕分三层,其意象组合依次有:⑴云水、暮色、远烟,这三者为背景意象,渲染出环境的高远空旷,给人清幽宁静之感;⑵茅舍、竹篱、小屿,缩鳊、圆鲫、轻笼,这两组意象动静结合,前者是背景意象展现了钓翁的生活环境,可见简朴安和的特点;后者是主体意象,写钓翁垂钓、收获多多的欣然自得情景。虽未直写钓翁,但从鱼入轻笼的动感画面,可回味出钓翁的自得之意态;⑶欢笑的儿童,这一形象的出场,给下阕所绘画面增添了盎然生机,写出钓翁生活的温馨、欢愉。从上述意象选择与组织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体会到本词下阕所表达的情感:诗人对钓翁简朴、自在生活的歆羡,对避世隐居的憧憬。

〖参考答案〗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钦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二、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情感的把握,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通过品味诗词的语言来深入领会其所传达的情感,就要注意捕捉诗歌文本中直接点明感情基调的字、词、句,细致分析炼字炼句之妙——举凡虚字的调配,句眼的设置,语序的调整,动静、色彩、虚实等的安排等;辨识诗歌文本所用的修辞手法,赏析其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

【示例2】(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问题;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赏析第二联中“空”字的韵味,其实就要求考生从鉴赏诗歌炼字的角度来揣摩“空”字所传达的情感意味。品味该字的妙处,应扣紧文本语境来分析。“空”字描写的是人的神态或说是心态,“贪夫倦听空低首”写出了贪夫听厌了子规啼声,而又无法摆脱只好徒自低首的情态,可见出其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表达了他内心的郁闷、惆怅之情。

〖参考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三、理解典故,把握情感。

古代诗人往往借助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可使诗词语言精练,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把握诗词的情感,常常要通过分析诗中所用典故来实现。在高三学年复习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牢固积累古诗词常见的典故,记住该典故的含义;分析诗歌文本所用典故的情感内涵时,应联系全篇来理解。

【示例3】(2012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问题: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学生从用典角度来把握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内涵。题干暗示该诗尾联是化用了陶渊明的某句诗,根据“花应冷笑东篱菊”这一语境,不难联想到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诗这两句抒发了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怡然自得的志趣;由此可见诗人杨万里《野菊》诗里化用这两句是为了表达自己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参考答案〗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四、联系背景,把握情感。

诗歌创作总是有着其特定的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还离不开联系背景。“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思想情感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前提。联系背景,就是要关注该诗歌文本创作的社会的、时代的背景,联系诗人的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来更深入而真实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常以注解的形式提供作者的生平与作品创作的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是考生分析、把握诗歌情感的重要抓手。但要注意的是,背景只是解读诗歌文本的一种参照信息,不可胶柱鼓瑟、生搬硬套。

【示例4】(2010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諲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罢免。

问题: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分析文本隐含的情感内涵,为降低难度,题干中已经用“伤感”一词明示了感情的倾向,并且给出了有关作者生平背景信息的简介。考生在答题时,应根据上述提示,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扼要分析“伤感”的具体内涵及成因。分析文本时,要认真琢磨下阕,找出与伤感相关的词句,“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写出了“风与日”对百花的摧残,从而隐含伤感之情;然后,结合词后的注解,可以明确本词写景是为了言情,写物是为了喻人,从而可推知社会的“风与日”摧残香

〖参考答案〗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君子的伤感。

五、抓住细节,把握情感。

诗歌作品中的细节往往是情感的聚焦点。把握诗词的情感,也离不开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细节是诗歌文本中对景、物的形、色、声、味等方面的细微特点以及人物的外貌、言行等方面的具体入微的展现。通过分析诗歌文本的细节描写,可以更具体真切地感受其所传达的情感。

【示例5】(2011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问题: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从动作刻画的角度来分析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考生在分析文本时,就得先找出其中动作描写的词句,体会这些动作细节所表现的作者的神情意态及其所传达的情感。诗中的动作细节主要有“我”夜不能寐、披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户落泪等,这些动作细节显示出时空转移的变化。通过赏析这些动作细节描写,不难看出作者当时的情绪状态是彻夜不眠、乡思难平。其中,“客行”两句,“出户”两句,更能让人体会到作者的孤独情绪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参考答案〗“我”披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户落泪;这些写出了“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孤独、忧愁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六、赏析手法,把握情感。

诗歌情感的表达,总是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因而,把握诗词的情感,应该结合赏析诗歌文本的表现手法来具体深入地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抑扬、象征、用典、衬托、对比、铺垫、铺陈、比兴、渲染、联想、想象、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等。通过赏析手法来鉴赏诗词的情感,要注意整体阅读感知文本,辨识其所用表现手法类型,阐释其运用该手法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内涵。

〖示例〗(2012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问题: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考生在把握诗歌的情感的同时,分析其表现的方式,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通过赏析表现手法来体会情感。对第一问的解答,应整体感知文本,抓住“赖有青山豁我怀”与“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两句,可见这样的景物描写透露出的是诗人满心的兴奋、惊喜,显得格外真切自然。对第二问的解答,则要梳理文本的情感脉络,从中体察诗人的抒情手法。首句“年来鞍马困尘埃”是逆向起笔,先不言欣喜讶异、豁然开朗之意,而尽显其困顿、窘迫、失意之情境,这从“困”字可见出;第二句着一“赖”字与一“豁”字,充满庆幸、爽朗之感,与前一句构成对照,可见前者是为后者铺垫;第三句写“日暮北风吹雨去”之景象,为第四句的“数峰清瘦出云来”的清新、明澈的境界作了铺垫。如此安排,四句起伏跌宕,使得情感的表达曲折有致。

〖参考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随堂练习】

⒈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注〗本诗作于诗人流寓夔州期间。

⑴五、六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尾联两句与颈联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这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⑴请从修辞手法与炼字两个角度简要赏析一、二两句。

⑵简要赏析本诗构思的独到之处。

⒊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本诗作于天宝八年(749)作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中任右威卫录事参军、充节度使幕掌书记时所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⑴从首联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气概?请简要赏析。

⑵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李端校书见赠

司空曙

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逢酒客春游惯,久别林僧夜坐稀。昨日君到城市,莫将簪弁胜荷衣。

⑴颔联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⑵通读全诗,试说说尾联两句的含意。

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路旁老人

耿韦(加三点水旁)

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

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

⑴本诗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⑵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⒍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⑴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⑵颈联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⒎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⑴简要赏析三、四两句。

⑵通读全诗,说说首联中的“病客情”具体包含哪些内涵?

⒏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同志

刘克庄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说与同袍二三子,下山未可太匆匆。

⑴首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⑵尾联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⒐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⑴简要赏析颔联两句的景物描写。

⑵本诗颈联与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⒑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⑴“触目此情无限”一句中“此情”指什么?“无限”一词具有怎样的内涵?请扼要分析。

⑵“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⒈⑴五、六两句记梦中所见景况:故乡门巷荆棘丛生,荒凉萧瑟;中原君臣陷身豺虎之口,岌岌可危。这两句以梦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家国之思。国家动荡不安,社会民生凋敝,自身漂泊他乡,国恨家愁使诗人难以安眠,可见其忧国忧民之心。

⑵这两句是梦醒后的议论,它紧承颈联的梦境写来,中原君臣处在虎狼之中,故国门巷为荆棘所蔽,国事凋零,民生多艰,唐王朝向何处去?诗人认为只有尽快结束战争,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去安居乐业,普天之下没有骄横的官吏横征暴敛,唐王朝才会复兴。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人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沉痛中饱含着期望。

⒉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用“九曲黄河”来比喻政治斗争和人生的曲折、险恶,把自己比作“九曲黄河”中一粒小小的河沙,由于政治风浪的冲卷,自己被贬到极远的边地。这一比喻十分形象、生动,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情势的急转直下,作者个人的无能为力,都隐含在字句之中。但一个“自”字,却又透露出诗人对一切并不以为意的态度,任你黄河万里,任你惊涛骇浪,我在“天涯”却也自得其所,这就表现出作者在遭受打击和挫折中,仍然保持着昂扬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⑵本诗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瑰奇的想象。本诗从黄河到银河,再到牛郎、侄女家作客,想象新奇,是极富于人民性的幻想,把神话和现实紧密、自然地联系起来,读来极有情韵,意味深长。

⒊⑴首联两句是说自己受命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却全然不顾,只身前往万里之遥的安西,从中可见出他那种一往无前,义无反顾、豪迈乐观的气概。

⑵本诗首联追叙了自己由京入安西的壮怀;颔联与颈联描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安西大漠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日夜兼程的辛苦,洋溢着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也含有对友人的旅途艰辛,须多保重的提醒;尾联写为李判官送行的场景,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又洋溢着雄浑豪迈的气息。

⒋⑴颔联通过写时序变化,年华的流逝,来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上句写自己揽镜自照,发现黑发已变成白发,可见出流年的更换;下句“白云芳草”是隐逸生活的象征,“白云芳草与心违”,是说心忆山中而身不得归,即身心相违,表达了他对宁静平和的隐逸生活的憧憬。本联中白云映青草,白发对青镜,对比入妙,感情的抒发仍然冲淡平和,具有“温润”的特色。

⑵尾联两句是诗人对友人李端的劝勉,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李端原在山中隐居,最近忽然来到城市,作者以为他有求仕之意,所以说:“你不要认为簪弁(簪弁是为官的标志,此指做官)就比荷衣好”(荷衣,楚辞云:“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一位裳”,本指人品高洁,后为隐者代称),这两句是劝勉李端归隐之辞,更是自己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心曲的吐露,是自勉之辞。

⒌⑴本诗中的“老人”是一个生逢战乱之世,贫困潦倒,孤苦无靠,四处流浪且横遭轻薄儿欺凌、侮辱的被践踏者的形象。

⑵本诗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其中既有对当时的混乱现实的极度不满,又有对底层受难百姓的同情,也有他们自身身处乱世、无力振作的迷惘。

⒍⑴颔联两句运用了映衬的表现手法。人与树互相映衬:树已逢秋,人焉得不老?窗里将老之人,面对着门前已衰之树,想起岁月不居,壮志蹉跎,将何以为怀?这两句不仅极其传神地描摹了李主簿衰颓的形象与凄凉的心境,也寄寓了诗人自己怅然若失的情怀。⑵颈联两句描绘了一幅茫远、萧索而凄迷的画面。寒山寂寥,一只落单的大雁掠过空际;暮雨寒凉,一叶扁舟停泊在古渡口。表达了一种孤独、落寞、抑郁的思想感情。

⒎⑴三四两句对仗工稳,动静结合,寓情于景,气象开阔。上句从视觉角度写,描绘天上参横斗转,地上茫茫洞庭,点明诗题中的“野”字,亦可见“望”之久,始见斗柄纵横;下句从听觉角度写,写听角伤怀之感,角声暗寓兵乱,“凄断”二字可见出诗人内心悲怆、忧伤之重。

⑵从整首诗看,首联中的“病客情”具体包含:①思乡怀归之情;②忧时忧国之情。

⒏⑴首联上句生动地描绘出隐逸的情趣,透过“秋月”、“秋风”的环境和两个“满”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超凡脱俗、清高飘逸的闲适情趣;而下句陡然一转,以一“敢”(即“岂敢”)字又流露出自己栖迟深壑而未敢叹息的仕途失意之落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进既不容于朝,退又不甘于隐的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

⑵尾联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戒,“同袍二三子”是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这两句一方面紧承上文,一方面呼应标题,恳切地劝告友人不可轻易下山,表明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对黑暗政治的无比愤慨。

⒐⑴颔联两句写远景,作者以一种由远及近、又由静及动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表现秋夜的沉寂。“宿雁半江画”勾勒的是静景:半江秋水,宿雁成群。“寒蛩四壁诗”,写的是动景:秋气清寒,蛩声四壁,更见情境的凄凉。两句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为下文抒发悲愤之情作了铺垫。

⑵颈联抒发了诗人志在报国而无用武之地、虚度大好年华的无奈与伤感之情;尾联借用刘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建立不朽勋业的抱负。

⒑⑴“此情”是指惜春伤怀,叹年华消失;“无限”一词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作者此时忧郁心情浓重,大好春色处处都触发她的忧思;二是表明作者隐忧永无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

⑵这两句运用了叠音词连用与反衬的表现手法。“莺莺”、“燕燕”,双字叠用,暗示莺、燕成双成对,以反衬诗人自己的身单影只,人不如鸟,委婉曲折地表现孤栖之情,含蓄而深邃。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