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铁扇”也多情——关于《西游记》中妖怪的几点看法

【别开“妖怪”之风】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其在很多方面是有创造意义的,特别是它对于妖怪这一群类的塑造,可谓别开新风,自是一家。《西游记》之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神魔”类文学当属《山海经》和《搜神记》。与《西游记》相比,这两部作品多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描摹一件怪异之事或是怪异之象,而神魔在作品中也多为静态的,是很少发言的,所以在形象上便略显枯滞。《西游记》则不同于此,书中的妖怪已然脱却束缚,成为了“第二主角”,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出了一个个经典的形象。无论是白骨精的诡谲,还是黑熊怪的贪婪,亦或是大鹏精的洋洋自满,这些妖怪都以其“同是妖怪之身,却有百般性情”的风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中的妖怪有时竟也是多情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铁扇公主的“爱子情深”上。

【且看“铁扇”多情】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擒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有何不可!”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抡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

       (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有删节)

【细表“铁扇”形象】

铁扇公主的出场有别于其他妖怪,阅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其他妖怪多是主动去擒唐僧,而“铁扇”的出场却是唐僧师徒有求于她。并且在她出场前,悟空向路人打听她的来历,路人竟以“铁扇仙”相称,这也让铁扇公主脱去不少妖气。特别是选文中铁扇公主对于红孩儿的思念之情的那些诉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母的形象。而选文中关于铁扇公主听闻孙悟空来到后的一系列反映——“一声声怒道”和“不容分说的剑砍”——更将她作为母亲的那种爱子之情凸显出来。尤其是“这泼猴!今日来了”一句,仅7字,便将铁扇公主日夜思量为儿报仇,时刻将仇人铭记于心的心理表露无遗。所以,可以这样讲,铁扇公主的身上已然有了“人”的因子,也正因此,铁扇公主这一形象与其他妖怪相比要复杂得多,给人的印象也颇深。

另外,《西游记》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妖怪在捉到唐僧后,并未急着去吃唐僧肉,而是差人去请自己的亲人一同分享。作者在展现了妖怪凶残的一面外,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有情”的一面,如此既避免了妖怪形象的单一化,也让这一群类的塑造更趋丰满。妖怪尚且“有情”,遑论人乎?这或许也是作者于无意中寄托的一种社会期望与渴望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