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张华霞
苏轼的词在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豪放便是其词的主要风格。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比较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欢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史较多,不拘守律。苏轼是第一个用“豪放”作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下面,我以该首词为例浅谈其具体写作特点。
一、豪放的词中形象
词的开篇就让读者可以看到一个豪迈和大气的场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宽阔的气势,其气势开阔,词境壮大,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有了极度的拓展。其中作者所选的形象也是特别的大气:大江,指规模之大之宏伟,暗示这流去的不仅仅是江水,更是时光,更是历史,还是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首句起笔气势雄浑,意境壮伟,接着借用过渡句“人道是”,将江边故垒与周郎赤壁挂上了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众目所观,整首诗大体上写的景物形象有:大江,波涛,故垒,乱石,惊涛,浪花,江山。人物形象有千古风流人物,实指是周瑜。这些形象,都是豪放词中所特有的。
再来看下篇周瑜的具体形象。苏轼也特别欣赏其少年功成,英气逼人。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周瑜正是最完美的代表。“小乔初嫁“一句刚中有柔,与首篇“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特写周瑜的战绩,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只是为了更加突出其风采与才能。而苏轼自己是有宝刀已老功名未就的感愧。壮丽河山,英雄业绩,激起了苏轼的豪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从总的方面来看,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有着宏大的境界。
二、豪放的表现手法
在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衬托、渲染、象征、对比、先扬后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最突出的豪放风格就是虚实结合。
这里的虚是指已消失的景象。词首先写的是现实中的真实景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最真实的景物,给人最宽阔的视觉效果,让人感觉是身临其境,感觉那片广博精深。可是,这一切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也曾经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界。词人运用那豪迈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片广阔的时空和天空中。而“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尽烟灭”这里写的是虚景,不是发生在眼前的景象。在词人的笔下,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是一介书生,相貌堂堂,也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后人赞不绝口。接下来词人又运用实写的手法,“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词人的心绪也从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之中,猛然回到现实中来,他才突然发觉自己的可笑。原来他是如此的多愁善感,以至于自己不知不觉中就生出了白发。想象中的周瑜的英雄事业与雄姿英发和自己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感觉自己虽然有周郎的才干,可现在却是在这片不能实现抱国之志的地方,那种郁愤与苍凉顿时油然而生。
三、豪放的抒情方式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采用的是直接抒情。词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词句,正是作者直接抒发的感情,虽然有着强烈的主观性色彩,但仍旧不失磊落。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意,不借助任何景物和事物,而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物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而此词中直接抒情更是被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豪放的语言风格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句都运用得非常准确,生动,传神,于是产生一种豪放的气势。词中最能体现豪放风格的就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动词如“穿”“拍”“卷”三个动词运用得非常的绝妙,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诉说出不同的感觉,描绘的陡峭山崖、汹涌驻浪、滔滔长江,都集中地体现了古赤壁战场那令人惊心动魄的雄奇景象。再来看形容词,“乱”“惊”这些形容词也如那动词一样,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赤壁的那种波澜壮阔的景象,让读者如亲临其境,感觉到那份博大。这些能体现豪放派风格的词被作者信手拈来,为其服务,使词显得很大气。
(作者单位:江西彭泽县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