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5期刊登了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南老师的文章《铺叙与诗意——<柳词两首>的文学解读》。王老师对这两首柳词的资料搜罗详尽,解读也颇有新意,但对《望海潮》一词的解读与批评似乎还有商榷之处,笔者想对此问题进一步探讨。
王南老师认为:“优秀的古典诗词中的景物皆为诗情的寄托意象……而《望海潮》一词写景在于过实过泛。”“作为抒情之作,《望海潮》一词的情感内涵较为简单肤浅,通篇只在歌咏升平。如果歌功颂德也是真情实感、未可厚非,庸俗情志则是应予以摒除的。全词上下阕的结尾,‘竞豪奢’流露了对富贵荣华的艳羡,‘归去凤池夸’中奉承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情志因素大大降低了作品的审美价值。”王老师的批评也似乎不无道理,但文学手法与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对《望海潮》的解读与批评也就恰恰忽视了柳词的基本的美学风格与特点——雅俗共赏。
柳永本人就是一个文化性的世俗之人,既流连于歌楼妓馆,也向往取得功名。据叶梦得的《避暑录话·卷三》记载:“永为举子时,多游侠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①而《能改斋漫录·巻十六》亦云:“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三变由此称‘奉旨填词’。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