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三峡》已被人教版选入多年,但教参或教材对于其中的某些词义的疏通存在着问题,就自己教学所感,特写下此文以待商榷,就教于方家!

(1)自三峡七百里中,……

教材对此句的注解只解释了“七百里”“约合现在的二百公里”。对全句并无翻译,但教学参考书对此句的翻译是“在三峡七百里当中”,查阅许多资料,也把这一句译成“在三峡七百里当中”。这种翻译是不妥的:

首先,从句意看,“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修饰三峡,描述三峡之山的特征,并非形容“七百里”的。因此该句应翻译为“在长约七百里的三峡中”,才能与后文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衔接密切,否则中间就隔了一张皮了。

其次,“在三峡七百里当中”的翻译,似乎三峡长不止“七百里”(约合现在200公里),而查阅资料会发现,三峡总长约204公里,也即和文中的“七百里”大致相当,所以,应该译为“在长约七百里的三峡中”。

再次,在汉语的习惯中,数量词常作定语、补语或状语来修饰名词的,如:十三斤白菜,四十双鞋子……“自三峡七百里中”这个句子中,“七百里”是修饰三峡的,原句用的是倒状句式,但在现代汉语中,应将其调换到三峡之前,即“七百里的三峡”。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个句子课文只注解了“亭午、夜分、曦”三个词,教学参考书对于此句的翻译是“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这样的翻译读者能理解,但是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正午怎么能见月亮?半夜又何能见太阳?因此该句的译文应该译为:“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教材对“回清”的注解是“回旋的清波”,是作为一个名词性短语来理解的。而教参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译文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可见教参是将“回清”解释为“回旋着清波”,是作为一个动词性短语理解的。这样两者就出现了“争斗”!

究竟作何理解,我认为两者各有千秋:

    A、如果将“回清”作“回旋的清波”来理解,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该译成“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的影子。”这样一来,在节奏上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在写法上,也可见郦道元的高明用意:“雪白的急流”是带有带有动态的景色,“碧绿的深潭”是静态的景色,“回旋的清波”是带有动态的景色,“倒映的影子”是静态的景色,这样一来,动---静---动---静,给人以动静交错之美,不仅能体现山峡之景的动人之美,而且反映出作者的高超笔法,同时也能从一个点上反映出《水经注》所具有的文学色彩!

B、如果将“回清”作“回旋着清波”理解,那么教参的译文有优点,优在明显的把“回清”当作动词短语理解,这样就更能体现动静相衬之美。但也出现了问题。因为教参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整句话的译文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犯了常识性错误,因为激流才能回旋清波,深潭因其静才能倒影美景。如若不然,急流回旋,影子又如何看得清,看不清又何来倒影?所以,如果把“回清”作“回旋着清波”来理解,该句的译文应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因此,对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回清”该作何种解释恰当,是需要思考的。

(4)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个句子是有疑惑的,但人教版教材对此只字不提,教参对此的翻译是:“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按教参的翻译,“或王命急宣”的“或”在此的含义是“有时”,而将后面的“有时”偷换成了“这时”,如此一来,虽在翻译上句意通顺了,但违背了文言翻译所需要的“达”。理由如下:

A、“或”译为“有时”在此不是很妥!

查阅《古代汉语词典》对“或”的解释,有如下义项:?代词,代人或代事物。?有。?有时。④又。⑤或者,也许。⑥语气助词。⑦通“惑”,迷惑。结合文句和语境,我觉得“或”在此选择义项?作“有”解释或义项④作“又”解释更妥当。

因为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的情况下,通过水路是十分危险的,但是因为是皇命,而且是十分急迫的皇命需要传达,这就使得传递者不能不置生命安危于外而冒险通行了,选择义项?作“有”解释或义项④作“又”解释,能够使文脉畅通,而且能够将作者或读者的同情以及传递者的迫不得已的无奈心境传达出来。

B、还有句中“有时朝发白帝”的“有时”不能换成“这时”,理由如下:

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之时,迫不得已才会去履行皇命,但并非每一次冒险都能成功,有时可能会出现意外,致使皇命难以实行。如翻译成“这时”,就变成只要出行,就可成功,与实际不符!

据此译文可以译为: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但)有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但)皇帝的命令又要急速传达,有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这样,无论在感情色彩上还是文意畅通上,都能比教参的好!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