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注读】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科举及第)仕宦(做官)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袭(继承)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经营家业),性复豪上,遇贫即施(施舍),偕(偕同)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整日整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翻译】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渐渐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注读】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认为他有才能)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四面墙壁)萧然(萧条,空寂),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交换)米。

注:博学鸿词,始于唐代的科举考试的一种,清代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

【翻译】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家境也就越发贫困。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注读】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拿起笔来)立成,夙构(事先写好)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耐烦)久客(长久客居),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比喻提拔或荐推人才)如不及。独嫉时文(指八股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痛恨)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因为)此,所遇益穷。

【翻译】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困窘。

【注读】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地步),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约定)。即景悢悢(读liàng liàng,悲伤),欲构句(写出诗句)相赠,而涩(滞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写尽了)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翻译】

甲戌年,他和我在扬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贫困了,就握着我的手哭着说:“你也到了我这种地步,这种处境不容易立足,怎么办?”我返回淮地,将要解开缆绳,先生登上船跟我告别,指着初升的月亮对我说:“跟你一别,日后见面不可约定。面对这样悲伤的情景,想要写几句话送给你,可是文思阻涩,还是等待他日吧。”当时是十月七日,又过了七天先生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所写的书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模仿唐人小说写了《儒林外史》五十卷,穷尽读书人的情态,人们争着传抄。

【注读】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翻检)其橐(读tuó,盛物的袋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麻烦)是也。”其流风余韵(流传下来的风尚和韵致),足以掩映(盖过,压倒)一时。(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翻译】

我平生结交的朋友,没有比敏轩贫困的。先生抵达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连笔砚都没有。我说:“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敏轩笑着说:“我胸中自有笔墨,不担心这些。”他的流风余韵,足以盖过当时的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