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杨和平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给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叙述自己乘船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许里”间随着江流任意漂流荡漾,途中所见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以及自己“独绝”的心里感受。

㈠水之绝

作者写水,在第二段用了24个字,在第三段用了8个字,共计32个字,从两个方面,运用多种方法突出“异水”的“天下独绝”。首先绝在“清澈”,水的颜色是“缥碧”的,千丈的深度还能见底,水中游动的鱼和静静的石头都“直视无碍”。其次绝在“猛急”,作者用比喻和夸张的方法来表现水流的湍急和凶猛,“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驰的快马。为了将这“独绝”表现充分,作者采用了多种方法。一是虚实结合。正面用水“缥碧”的颜色和“千丈见底”的深度表现其“清澈”,这是实写。侧面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烘托水的“清澈”,这是虚写。二是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水的“静态美”,游鱼是静态中的动态,但因为游鱼的“动”,水则更显得宁静,这是以动写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水的“动态美”。三是既写视觉形象,也写听觉形象。第二段24个字是在写水的视觉形象,状其“形”,是写江水;第三段8个字“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是在写水的听觉形象,摹其“声”,是写泉水。

作者写水,虚实结合、动静相间、视听相融,突出其“天下独绝”的“清澈”和“猛急”。

㈡山之绝

作者写山,从三个方面表现其“天下独绝”的特点。

山势争高,是一绝。作者写山,首先突出的是山“争高直指”的充满生命力的态势。前两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点明夹在富春江两岸的山之“高”,且用“皆生寒树”之“寒”来烘托其高,“寒”是因为缺少光照,缺少光照是因为山高。接下来四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山以动态的奋发向上的力量,他们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除了这六句写“山势高”外,文章还有两处用侧面表现的方法写山势高。一处是开篇的两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天山共色”一方面是因为“风烟俱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山高入天际”,山和天融为一体。另一处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因为山势高,峡谷深,才会让“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空山天籁,是又一绝。在一段写山势之后,作者宕开一笔,写空山幽谷之中的天籁之音。激石的泉水“泠泠作响”,相互和鸣的好鸟“嘤嘤成韵”,蝉“千转不穷”,猿“百叫无绝”,汇成一曲自然的颂歌,让寂静的山谷有了灵动的生命力。作者描写这些空山天籁之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以声写静,这些自然之音反衬出山谷的幽静,让人有“窥谷忘反”之感,二是通过这些声音衬托山势的高耸参天,连绵不断,只有在深山中,在连绵的山谷中,才会有这样的天籁之音。

在昼犹昏,也是一绝。作者乘舟出游,从富阳到桐庐,一路行来,仰望山势争高,侧听空山天籁,头顶上横斜的树枝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偶尔行船到枝条交映稀疏处,才能从枝条间见到阳光。行文到结尾,作者再次转入对静态视觉形象“山林”的描写,通过“有时见日”的幽暗景象再次侧面表现山势之高之绵延。

作者虚实相应,动静结合,写“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间的奇山,山势争高直指苍天,山间传响幽深连绵,山林茂密在昼犹昏,表现其天下独绝的“峻峭”。

㈢情之绝

这是一封书信,作者叙事甚少,将主要笔墨放在了写景上。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写景寄寓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且,这种情感态度随着作者对“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的描写,也表现得非常“绝妙”。

首先,作者的情感态度体现在描写的字里行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行船并无方向,任意向东或向西,只为在奇山异水中享受自然之美,感受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在千丈见底的清澈江水中,作者俯瞰直视无碍的“游鱼细石”,其愉悦的心境定会随着鱼儿的游动而荡开涟漪。“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是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蕴含着积极向上的自然精神。“泉水激石,泠泠作响”,这山间的天籁之音,是自然的和谐,更是心灵的和乐。作者将自己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蕴育在描写的字里行间,将自己对友人的期望,寄托在描写的山水之中,期望友人如“我”,能从山水中寻到快乐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其次,文章的点题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也点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于山水之间。作者自己鄙弃功名利禄,厌倦官场政务,过着“无案牍之劳形”的生活,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期望友人如此,少些无为烦恼,多些享受自然的乐趣。

作者崇尚自然,不积极入世,但他并不消极遁世。他求“任意东西”的自在,求“望峰息心”的淡定,求“窥谷忘反”的洒脱……但我们也读到他“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大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豪气,“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志气,“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灵气……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享受自然,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或许就是作者要在此文中所表达的十分妙绝的情感态度吧!

    2013年02月04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