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张海法
【原诗再现】
江楼感旧
赵 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题都城南庄
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素描】
赵嘏,唐代诗人。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官渭南尉。精于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有《渭南集》。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赏析提示】
这是两首别具风格的小诗。从诗体上来说,它们都属于七言绝句,从内容上来说又都是记游诗,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也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但两首诗在内容及写作风格上又各具特色。
赵嘏的《江楼感旧》这首诗是作者在江边一处楼台旧地重游,怀念友人,写了这首感情真挚的怀人之作,表现了浓浓的缅怀故旧之情,将一种浓郁的情思带进了一个无限缥缈的意境。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第一句写诗人独自登上江边小楼,心境显得寂寞的样子。第二句写江楼夜景清丽绝俗。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三、四句是感怀,写人事变迁,风物依旧。“同来”与“独上”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主旨,深化了意境。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荡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长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写作上,赵嘏的《江楼感旧》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深沉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则利用追叙的手法,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情形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同时,也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读后思考】
1.第一首诗中 “月光如水水如天”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
2.读了这两首诗之后,请你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比喻、以动衬静、叠字回环。描写了天空清朗,皓月生辉,江水银光闪闪的美景。
2.(1)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2)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