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诗词歌赋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文言文翻译解题思维导引
文言翻译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道试题。要做好这道题,考生需要有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的文言积累、灵活的翻译技巧和敏锐的猜读能力。与此同时,培养科学合理的解题思维也十分重要。有了正确的解题思维,就等于是在文言基础知识之上增添两翼。在本文中,笔者就将这一抽象的解题思维化为具体形象的解题步骤来加以论述,是为“文言翻译五步法”,请大家“步步为营”,细加领悟。

第一步:瞻前顾后明要素
这里所谓的“要素”,既指所翻句子中出现的人名、字号、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又指句子含义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考生应具备“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语境意识,从而避免翻译时出现方向性错误。
2008年浙江卷高考翻译题很能说明瞻前顾后的重要性: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本句中的“况”字,通过后面“吴人”一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确他是一个吴地的人,但却不知他为何人,这就需要 “瞻”所翻句子的前句:“(白居易)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从而得知,“况”是指顾况。接下来,本句后半句中的“少”字又应如何翻译,应读成“shǎo”还是“shào”?孤立地看,两者似皆可说通;而要准确判断,又需要“顾”所翻句子的后句了:“(顾况)因谑之曰:‘长安万物皆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长安城什么都贵,想“居”很不容易。顾况的戏语似暗示着他的身份,同时后文又出现顾况自称为“老夫”,可见顾况并不年少,故“少”应读为“shǎo”,应为“很少”、“少有”之意。
又如2008年的江西卷中“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一句,凡遇“而”字,我们首先要判断它在文中的作用,是表并列、修饰、承接、转折、假设、因果还是递进等等。这样,又需要前瞻后顾的意识。细读这个句子所在的整个段落,发现整段都是在叙述子产这个人执政的经过及效果,故子产断然不会有“死”之可能,由此得出“而”字表假设,也就顺理成章了。
【思维点拨】“瞻前顾后”是做好文言翻译的第一步。考生在翻译时,应树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段”的语境意识。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要注意:
1、首先要阅读所翻句子的前面一句和后面一句;
2、如果读了前后句还是不能明确文意,就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语境,甚至是读完整个段落,直到明确为止。

第二步 辩识句式找标志
辨识句式的特殊性,是从总体上把握句子的句式特点所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而言,文言句式的特殊性主要有二:一是固定句式,二是特殊句式。固定句式较为明显,有其明确的语言标志。如“无乃…乎”、“得无…乎”“孰与”“所以”等;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在第一时间明确所翻句子是否是文言固定句式。如果是,考生应首先提取出固定句式的标志词,调动知识积累明确含义。如遇到像“所以”这样多义的标志词,则需要结合语境思考究竟应是解释为“……的原因”还是“用来……(的东西,的办法)”。如所翻句子不是文言固定句式,就应思考是否是特殊句式了。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相对而言,特殊句式要比固定句式隐蔽。对考生要求也更高。近年高考中,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屡见不鲜。如2008年江西高考翻译题“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中,“不吾叛也”是对宾语前置的考查;2007年山东高考翻译题“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中的“然为清慎者所鄙”是对被动句的考查;2005年山东高考翻译题中“奇之,立许字以女”中“立许字以女”即为对状语后置句的考查。这足以暗示我们,自2005年文言特殊句式作为高考考点以来,在翻译题中渗透对特殊句式的考查,是颇受命题者欢迎的方式。这也足以证明我们在翻译时走辩识句式这一步的必要性。
【思维点拨】考生要准确辨识文言句式的特点,平时就要下足功夫。前面提到,文言句式的特殊性主要有二,一是固定句式,二是特殊句式,那么在具体的备考过程中,就应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
一、识记常见文言固定句式。对于课文中出现过的固定句式,尤其要烂熟于心。复习建议有三。
一是要组合记忆。如把“是以、以是、由是、是故、以此”等解释为“因此”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把“奈何”“如何”“若何”等词放在一起记忆,定能事半功倍。
 二是对多意的固定句式要注意用法辨析。如“所以”,既可解释为“……的原因”,又可解释为“用来……(的东西,的方法)”。在翻译时要谨慎些。
三是要在整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习题多加练习,强化记忆。

二、总结归纳文言特殊句式的规律。
从近年“高考高频考点”来看,判断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疑问代词和宾语前置多在翻译题中呈现。辨析以上句式,建议重视以下规律。
如句中有“者”字,可能为判断句和定语后置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为判断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即为定语后置句。
句中有“于”字,可能为状语后置句或被动句。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为状语后置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即为被动句。
句中有“何、胡、曷、盍、奚、焉、乌、安”等疑问代词或“莫、未、不”等否定词,多为宾语前置句,如“何为其然也”“彼且奚适也”皆为宾语前置。
而“之”字,既可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也可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考生在复习句式时,建议把课内古文中的特殊句式分类汇总,总结各类句式的规律和标志,以期举三反一,灵活运用。
 
第三步 明确词类悟规律
在文言阅读中,容易给考生构成理解障碍的,除了文言句式之外,还有词类活用。考生有必要对所翻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成分作一番梳理,当发现词语功能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不相符合的时候,往往为词类活用。
以2008年全国卷I中的翻译题为例:
(1)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2)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在第一小题中,由动词“待哺”可推出“日”应为修饰动词的时间状语,可解释为“每日”,所以“日”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第二小题中,据语法规律,“君”“兄”二字在代词“之”之前,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应理解为动词,而“君”“兄”等名词是不可能充当谓语动词的,故应为名词作动词;根据语境,两字可译为“以…为君”“以…为兄”,故“君”“兄”二字应为名词意动。
【思维点拨】考生要想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明确活用的词语,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词类活用的常见规律。比如:
作状语的名词,常由表时间、表地点、表方式、表譬喻等名词充当。如“照服衣冠,窥镜而自视”中的“朝”表时间,解释为“在早上”;“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刺之”中的“廷”表地点,解释为“在朝廷上”;“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表方式,解释为“像对待兄弟一样”;而“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狐”字则是表譬喻,解释为“像狐狸一样”。
名词作动词的名词,既有衣(yì)、食(sì)、饮(yìn)、王(wàng)、雨(yù)等读去声的名词,如“衣锦还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冬雷阵阵夏雨雪”等即是如此;也有活用为动词的方位名词,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中的“下”解释为“攻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的“下”解释为“低于”“吾将引兵而东”中的“东”解释为“向东行”;均为名词作动词。
使动、意动和为动的词语,常常紧随宾语后面做其代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字为使动,“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字为意动,“即泣之三日”中的“泣”字为意动,三个活用的词之后均有宾语“之”;如果没有宾语,则多为省宾语。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一句,整句的意思是说“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使他称王”,即为省宾语的情况,在翻译时可先补出“王”的宾语“之”,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其次,要对主谓宾定状补等句法分析烂熟于心。对于名作动、形作动、形作名、动作名等词类活用类型,我们是无法孤立地做判断的,而是需要结合它们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来进行判断。这样,就要求考生平时多实践、多分析,甚至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好好进行一番分析,久而久之,必熟能生巧。

第四步 明了词意巧联想
高考的考法“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都脱离不开课本出现过的知识点。命题者常会把课内文言文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巧妙迁移到考查的课外古文中。考生在理解词意时,应积极联想,调动自己的文言积累解题,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2008年山东卷试题:
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在这个句子中,考生可联想的首先是“无论”这个古今异义词。一看到这个词,考生就应想到《桃花源记》里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马上就能清楚,“无论”是“更不要说”的意思。第二个迁移点是“纵”字,考生应不难想到柳永《雨铃霖》中的诗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即能得出“纵”是“即使”之意。
又如2008年天津试题:
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期年”一词,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曾出现过,即“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为“一年”之义。而“说”字,则在文言中有很高的重现率。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是把“说”理解为通假字“悦”的。 
【思维点拨】考生要想准确、迅速地联想词意,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1、首先应立足考纲,熟练掌握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和15个虚词。
2、同时还有必要把高中课内古文的重点知识点作一次整理,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具体的做法是:考生可按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分类整理,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3、增强“迁移意识”。在文言文阅读训练时有意识地迁移词意,这样既理解了文章,又复习了文言重点,可谓一箭双雕。

第五步 成功猜读抓技巧
完成以上四步后,如仍有不甚理解的字词,就要靠猜读完成了。猜读能力的高低,靠语感,也靠技巧。笔者认为,以下三大猜读技巧值得一用。
【思维点拨】
一是用组词法推断语意。
古汉语单音节化的特点暗示我们,在翻译时,很多词语都可用组词法推断含义。(注:古代汉语单音节化,是指古代汉语常用单音节词来构词。单音节词是一个音节组成的词,就是一个音节表示一定的意义)。例如,由“造访”一词推断出“造”有“到、访”的意思,由“直径”一词推断出“径”是“直”的意思,由“方正”一词可推断出“方”有“正”的意思等。如2008年宁夏•海南的试题:
寻而朝廷复有北伐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考生可把“蒙”字组词为“蒙受”,即得“蒙”是“受”之意,然后再把“蒙受尘垢”意译为“流亡在外”。
又如2008年江西卷试题: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句中的“损”字,可组词为“减损”,“损怨”如解释为“减少怨恨”就豁然开朗了。
二是借助成语推断语意。
成语是古汉语的瑰宝,是古汉语运用的经典。靠成语猜读词意,常能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欣喜。如2008年广东卷“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中的“鲜”字,结合成语“鲜廉寡耻”即可明白鲜是“少”之意;如重庆卷“殚财不足以奉敛……”中,结合成语“殚精竭虑”即可知“殚”是“尽”之意;如四川卷“人以为至行所感云”中,结合成语“至高无上”即可知“至”是“最”的意思;又如句子“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中,结合成语“有恃无恐”即可明白“恃”是“依靠”之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三是借助句子对称性推断语意。
文言文中对称结构比比皆是,利用对称结构,成功推断出词语的词意、词性和活用类型应不费力。如2008年重庆卷的题目:
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矣。
对称结构多为并列或相对的关系。从句式结构可以看出“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一句为对称结构,又由“笑”“忧”二字明显的相反意义可推知此对称结构的关系为相对关系。不难把“崇”理解为“崇尚”之义,那么就可推断前面的“傲”字为“无视、轻视”之意。
又如2008年福建高考试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在对称结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中,考生应不难理解“用”字是“任用”的意思,“行”是“施行”的意思,分析此对称结构,也为相对关系,故可得出:“舍”可解释为“不任用我”,“藏”则可解释为“隐藏、退隐”之意。
以上文言古文翻译五步法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考生若复习中多加思考和运用,定能提高自己的文言翻译能力。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