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民间故事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看完这碑记,有心人很自然便会探究起越秀区与广州城的关系。从附图《越秀区行政区域图》可知今越秀区范围:东至广州大道中,西至人民中、西华路、流花路,北至麓湖公园,南临珠江。古越秀地区自南越国时期起,既是广州的发源地,又一直是广州城区中心,算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说到广州城的历史,得从古老的五仙五羊的传说说起。广州别名羊城、穗城,也与此传说有关。传说古代战国时期,天上有五位仙人骑着不同颜色的羊,带着五茎六穗的优良稻谷种子降临此地,赠给居民并祝福说:愿此地永远没有饥荒。说完五位仙人腾空而去,留下五只羊化为石头。居民们为了纪念五位仙人,遂建起五仙观。

这传说的具体细节,民间有不同版本,要寻其来龙去脉,翻阅一下古籍是有启发的。最早记此的是晋代裴渊写的《广州记》:“战国时广州属楚,高固为楚相,五羊含谷至其庭,以为瑞,因以五羊名其地。”以后有《隋书·经籍志》提及《南越志》(出书年代及作者不详)说:“任嚣、尉佗时,因楚时有五羊五色以为瑞,故图之于府厅。”这两古籍均说及广州古时属楚,其实不确。当代历史学家早已证实:战国时楚国势力范围不到岭南。到成书于976-984年的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记:“周时南海有五仙人,衣五色衣,骑五色羊,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至北宋张劢于政和四年(1114)立的《重修五仙祠记》碑所记也大抵相同。到了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的《五羊石》与《穗石洞》均有记及五羊故事。《五羊石》记:“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穗石洞》记:“穗石洞,在会城坡山之下。坡山向在江干,称‘坡山古渡头’。……昔有五仙人,持穗骑羊降此,仙人去而羊化为石,故名穗石洞。”

五仙降临的传说,被广州居民视为广州城历史开端的象征而传颂至今。至于说到五仙降临的地点是否今日的五仙观位置,也有人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五仙观曾几易其址。在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之前,五仙观位于十贤坊(今广仁路社仁坊),有人说那才是五仙降临之地。以后,该观曾迁至别处,至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迁回十贤坊。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却迁往药洲(今教育路南方剧院一带),至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才迁到坡山,即存在至今的五仙观。五仙是降临十贤坊还是坡山?其实都是越秀区范围,况且传说终归是传说,不必争论了。

至于说到广州古称楚庭、南武城,均无实证,只是传说,战国时楚国势力未到岭南。今越秀山上中山纪念碑下方的“古之楚庭”牌坊,只是清朝人为还心愿而制作的纪念物,或许可说是一座楚越友好的纪念牌坊吧?

“制造”假古董在民国时也有。如民国时广东省教育部负责人认为今越秀区解放北路迎宾馆内的高坡是任嚣墓,还立碑确认。但经当代考古专家考证,证实那里并非任嚣墓,史书所记的任嚣墓还是一个谜。不过,任嚣倒是值得纪念的人物。

广州何时建城?广州市政府根据专家的意见,认定是秦代大将任嚣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番禺城之时。番禺,这个地名在秦代以前已经存在。汉代古籍《淮南子》记述秦军分五路进攻岭南时说“一军处番禺之都”。史家认定番禺乃古广州之名,并非只是今广州番禺区的概念。当代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的战国时期地图中,今广州的位置也标有番禺之名。上世纪90年代已有专家说:战国时此地有名为“番禺”的部落联盟型“小国”,属于无君古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