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红楼梦研究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略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语言艺术的认识

作者:殷孟伦
红楼梦的语言,是“血”的语言的记录。因而它的个性和风格,是作者所特有的。而作者的生活实践、人生态度和长期学养又是产生他的语言的源泉的。作者曹雪芹出生在所谓满清皇朝“百年盛世”的一个富贵繁华之家,遭逢不幸,终于穷困潦倒而死。他活在世上的年岁虽然不大,但他闻见广博,学问渊雅,练达人情,洞明世故,兼又工诗,能画,善谈吐,饶风趣。他在当时已有“风雅游戏,触景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终日不倦”的称誉。在他十年辛苦的创作生涯当中,苦心孤诣,精诚血聚,这部伟大名著的前八十回才告完成。完成以后,又经他屡加改定,在红楼梦第一回有“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等语,第一回前七言律又说:“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不但表现作者创作的严肃态度,而他这部作品,一经仔细读去,使人感到真是一部刿心怵目字字是血的记录,所谓字字是血,不是作者的自悲身世,无材补天,而是把他亲见亲闻的人们的血,——“辛苦的农民的,无辜的百姓的,被虐杀的奴婢的,被戕害的青年的……”作了沉痛而愤怒的记录。作者在第一回里又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何尝是“痴”,而他实在是洞悉人生的。他的精诚血聚的语言,都是从他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得来,“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所以这部作品是忠实现实,不是“谋虚逐妄”的谰言诓语。他也不假汉唐的名色,“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他是把他自己熔化到书中人物形象中,而辐射到他周围的人物形象,加以渲染、刻画来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他使我们认清了在封建宗法社会制度下所过的非人生活,和新生的萌芽以及这新生的萌芽所遭到的压制遏抑的悲惨命运。然而他的反抗的倾向是坚强的,是不可妥协的。作者自己珍视了他的劳动成果是“不寻常”,的确,我们看来是不应肯定他的劳动是寻常的。俞平伯的意见恰恰与我们相反,说红楼梦是“闲书”,“聊资谈助而已”。如果它是“闲书”,是“聊资谈助而已”,那真才是奇闻怪事。

作者这部名著的创作过程是怎样呢?由于材料缺乏,无从详知。可是作者的美学理想,我们可以从红楼梦本书中得到一些体认。他十年辛苦追求真实生活的理想,至少通过以下几件纪录,可以印证。

贾母叫惜春画大观园子图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首先有这样一段的插话:

“……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画出来了,亏他想得倒也快!”(四十二回)

这里关于语言艺术在作品内容的适应和语言拣择、加工、精炼、形象、概括、具体等问题不是已由作者“夫子自道”地和盘托出来了吗?原来语言艺术,不是容易的事儿,一切得面向生活,面向现实,然后把生活、现实转化到作品里去。所以下面又说:

“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些邱壑的,如何成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若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藏该减的要藏要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界划的。一点儿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砌也离了缝,甚至桌子挤到墙里头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第三:要安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衣褶裙带,指手足步,最是要紧,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瘸了脚,染脸撕发,倒是小事。……”(四十二回)

作者艺术创作的体验既是这样,因而就构成了他的美学理论,——要肚子里头有些邱壑。作者半世的亲见亲闻,也就为他的不朽名著提供了源源而来的丰富素材。书中人物、环境、情节的安插、配置,参互错注,是极费周章的。他没有一笔不细心,没有一个词或一句话不推敲琢磨,也没有一个词或一句话不是爱憎分明。他的创作,完全是生活实践和人生态度的结晶品。所以他的语言艺术,不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而是“扫尽一切”,“新鲜别致”。

因此,所谓语言艺术的绝妙尽致,是要有真的意趣才能够做到刻画生动的。作者在写林黛玉与香菱论诗的一回中,又透露了他的这一主要的论点。

黛玉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辞害意’。”……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是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四十八回)

要“意趣真”,这是文学艺术的基本柱石,有了真的意趣,不愁没有语言中介的适应作为表达,反之,有了语言的形式而无真实意趣作为语言的内容,这不叫空口说白话吗?景物的描写,是“即目”的概括,不是出于空泛的捏造,所以是少不了生活的体验的。由此类推,任何文学艺术作品和生活的实践,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内容和形式有了统一,然后语言的适应才得“新巧有意趣”,这不是惯用滥熟的“现成话”所能做得到的。

作者要求语言要素朴、本色、高度集中,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行酒令的一个场景,也可借来说明。从贾母起,到刘老老止,“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合韵。”在这些人的吐露中,也就反映出各个人物的思想,黛玉信口说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马上激起她以卫道者自居的情绪,便回头看着他,而黛玉只顾怕罚,不理论。刘老老的人物形象,更是由素朴、本色的语言而高度集中地突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刘老老道:“我们庄家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儿,可不像这么好听就是了。少不得我也试试。”众人都笑道:“容易说的。你只管说,不相干。”鸳鸯笑道:“左边‘大四’是个人。”刘老老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么说。”刘老老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儿,姑娘姐姐别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老老道:“大火烧了毛毛虫。”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鸳鸯笑道:“左边‘么四’真好看。”刘老老道:“一个萝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老老两只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掌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由不的大笑起来。(四十回)

足见语言适应,是“服从人物形象的个性的发展的规律”的。作者掌握了这个发展规律,语言的“端详斟酌”,都是紧随着人物形象的言谈行动在运动着,绝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呆霸王薛蟠的“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和“一个蚊子哼哼哼”的那样话儿,不是活画出纨绔子弟毫无教养、下流恶俗的尴尬形象吗?

作者在吸取前人经验和自己精切的掌握上也是有他的见地的。从下面一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体会:
宝玉听了,先喜的说:“……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如今就问他们去。”宝钗道:“……也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说拿什么画?”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烘,画也不好,纸也可惜。我教给你一个法子。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虽是画工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你和太太要出来,也比着那纸大小,和凤姐姐要一块重绢,交给外边相公们,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四十二回)

足见别人有极好的经验或绝技,我们不能不向他们学习,但到自己运用,就得加一番精选定夺。这在作者的语言艺术的表现上,确是丝毫不苟,精炼切合的。

在“大观园试才题额”这一回里,作者更透露出语言适应要符合真与美的要求的这个主张。像大观园这样“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水山,也断不能生色。”所以按其景致,而用两字三字作为题额,要做到又概括,又具体,又精炼,又形象,像这样运用语言来表现,真是难事。何况人世间的人物事故,其复杂多样更胜过大观园的何止万倍!其适应之不易,又可想而知。作者对题额一事,借了宝玉的口吻,说道:“编新不如述古,刻古终胜雕今,”又说有时述古则又粗陋不妥。足见要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去斟酌取舍,然后才能“捶字坚而难移”,才能“语适分寸”。要把直接现实的客观事物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得辩证地掌握问题,否则泥於编新,或者述古,便不免流于粗制滥造,废话满纸了。

论姽婳词,作者也透露着他对语言风格在文体学方面的精确见地。

宝玉笑道:“这个题目,似不称近体,须得古体,或歌或行,长篇一首,方能恳切。”众人听了,都立起身来,点头拍手道:“我说他立意不同,每一题到手,必先度其体格宜与不宜:这便是老手妙法。”(七十八回)

作者是一个老于斫轮的文学大师,语言巨匠,像红楼梦这样鸿文伟制,未必不如左思作赋,左思尚且“练都一纪”,而红楼梦的创作,又怎能摇笔即来,一挥而就?何况这是一部“通过封建宗法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而“透露出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客观趋势”的字字是血的纪录呢?

通过上面所举事例,红楼梦作者对语言艺术的认识,是有他真与美的理想追求的,因而这部不朽名著的创作过程,是严肃而认真的,这一名著的现实主义的成就,是应得到很高的评价的。我们从这些事例,可以体认出作者的美学理想和语言适应与生活实践的不可分割性,同时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作者亲切地给予我们“取则不远”的指导,使得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在这部文学名著中语言艺术的伟大成就。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