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诗词歌赋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中的“闲笔”

《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中的“闲笔”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闲笔”是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明确提出的叙事“文法”之一。在金氏具体的批评中,“闲笔”被称为“闲文”“闲话”“笔致闲处”“闲心细笔”“闲细之笔”“闲处着笔”、“闲处设色”等。“闲笔”一般是指在“百忙之中忽然插出别事”,它往往用在叙事“极忙”处,表现为“忙中之闲”;“闲笔”是主情节之外的非情节因素。“闲笔”不“闲”,它们并不是和“正文”无关的 “余文”,它能增强叙事作品的艺术性,是一种颇具叙事韵味的、富有中国人叙事智慧的奇妙技法,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叙事节奏的调节、读者阅读兴趣的激发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小说中有“闲笔”,而且古代史传散文中也有“闲笔”,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中的“闲笔”。

先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闲笔”。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这一内容“闲”者不“闲”,一是交待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

这一处“闲笔”,在内容和结构上,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在叙事节奏上由紧张到舒缓,于读者接受来说,真实可信,能让人更能体会烛之武的顾全大局,先国家后私人的个性品质。

再看《荆轲刺秦王》中的“闲笔”。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这一处“闲笔”,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是表现荆轲的虑事周全,准备充分。虽然我们无法揣知荆轲的这位朋友有何奇招妙术,有何盖世文韬武略。不过从荆轲的识人术与自身的本事,可以推知这位远方朋友至少比秦武阳强。可惜的一盘布局周密的好棋,坏在了燕太子丹手里。我们没法怪罪荆轲,虽然秦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秦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历史英雄。但荆轲也算是失败英雄,我们只有替他惋惜。

其次表现了燕太子丹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荆轲与燕太子丹在刺秦准备上有冲突,荆轲力求准备充分,而燕太子丹则贸然行事,在准备尚不充分情况下催促荆轲上路,以致刺秦大业功亏一篑而幻化成空。

再次,此处“闲笔”,直接演化成了如下情景: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之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作为荆轲,他力求万无一失,充分准备,可是这样一来,带来的是燕太子丹的无端猜忌,这种不信任之举极大的挫伤了荆轲的尊严,也就有了荆轲怒斥太子的语语,表现了他刚烈的性格。燕太子丹的猜忌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作为战国策士,一诺千金,决不退缩。“士可杀不可辱”,信誉在荆轲看来比生命还重要。

若没有前面的“闲笔”,就没有这里的荆轲内心世界的剖露,也就不能体现燕太子丹和荆轲内在的丰富性,或者说,体现了却不很自然,不很艺术,显得生硬。

于是,从内容和结构上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在最后写荆轲死前的慨叹: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表面上好像是自欺欺人,为自己行刺不成找托词,其实含有荆轲内心没有诉说出的内心的辛酸,对自己人生计划没有实现的惋叹,也表现了一名侠士对主子的忠肝义胆,哪怕是死想到的还是替燕太子丹复仇。多好的人啊!

从前面的“闲笔”我们还可以揣摩作者在记人叙事中对荆轲的情感和态度倾向:敬重中有惋惜。

上面两文可能不止这两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找一些与学生品味一番,这样有百益无一害。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