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红楼梦研究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紫军、刘振兴
《红楼解梦》是一部由70多篇论文集结而成的系列论丛,是一部红学研究专著。《红楼解梦》第六集已于2006年元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至此,《红楼解梦》共出版六集,计十册,230多万字,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解梦”作者从1982年递交第一篇学术论文《曹雪芹生辰考》以来,至今已在红楼艺苑耕耘了24个春秋。《红楼解梦》预计出十集,尚有四集待出。其主要内容是对“解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期待着这个浩大工程早日竣工!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理论体系,下面仅作一简要介绍。
一、《红楼解梦》的理论体系
1、研究对象:认为带脂砚斋批语的八十回本《石头记》是曹雪芹著作的“全璧”,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与此前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完全不同。)

2、脂砚斋是何人:在综合分析了全部脂砚斋的批语以后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同他第二任妻子柳惠兰、第三任妻子许芳卿合用的批书笔名。脂批的核心部分为曹雪芹所加。这样就可以认定,脂批应该是《石头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前红学界始终没有弄清脂砚斋是男、是女,是曹雪芹的同辈,还是长辈,被认为是红学的“死结”。)

3、立论基础:《红楼梦》一书犹如正反皆可照人的“风月宝鉴”,它既有正面,又有背面。正面是空虚幻设的假话,而背面却隐写着真实的历史。读者可以遵循脂砚斋批语的指点,透过小说和诗词,去探寻隐藏在书中的历史。(红学界不承认小说背后隐有历史。)

4、《红楼梦》中存在着大量的“谜”:脂砚斋说:“……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即是说《红楼梦》中有“谬误”存在,这些“谬误”也就是“谜”,是作者有意遗留给读者的。“解梦”作者通过研究,从书中找出310个“谜”。认为书中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误谬”或“谜”,是小说中隐有“真事”(历史)的证据,只要解开了这些“谜”,自然便能看到小说背后的隐事。(红学界不承认小说中存在着大量“误谬”或“谜”。)

5、揭破作者各种写作奇法、秘法:作者为了将真事隐于书中,采用了各种写作奇法、秘法。诸如:谐音法、拆字法、分身法、合身法、颠倒相酬法、两套纪年法、射覆法等等。只要揭破这种种写作奇法、秘法,读者自然就能透过小说看到其背后的真事(历史)。(红学界不承认曹雪芹有这些写作奇法、秘法。)

“解梦”作者按照上述的五个原则,通过研读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发现书中存在着大量的“误谬”,在脂砚斋批语的指引下,揭破了曹雪芹的各种写作奇法、秘法,又通过这些写作奇法、秘法,解开了书中存在着的大量“误谬”,逐渐看到了(论证出)小说背后所隐写的历史真事,这段历史如下:

曹雪芹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公元1715年6月4日)在金陵出生,原名曹霑,字天祐,曾中举,官至州同。他所钟爱的女子黛玉原型竺香玉(小名红玉),曾是被曹家买来的小戏子,当时年仅六岁。八岁时作了雪芹的伴读丫头,十三岁时曹家被抄,之后随曹家由金陵来到北京。被雪芹的婶娘收作女儿,十五岁时以曹家小姐曹香玉(史湘云的原型李香玉,本是李煦的孙女,李家被抄后,在曹家寄养,改姓曹。)的身份参加选“秀女”、“才女”,进宫后作了公主和郡主们的侍读。雍正九年,雍正帝的嫡配皇后薨逝。十年,香玉十七岁被封皇贵妃,一年后生子弘曕,被晋为皇后。在弘曕三岁时,曹雪芹得知雍正在密诏中已定弘曕为皇太子,便密谋以宫廷政变方式推翻雍正皇帝的统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说服竺香玉与他合作,以毒丹杀死雍正,立弘曕为皇帝。因他年纪尚小,暂由他人(包括雪芹)辅佐。然而,雍正死后,皇位却被乾隆篡夺。乾隆虽未追究父皇死因,香玉却受到排挤而出家带发修行。乾隆十六年,竺香玉受到曹雪芹的正室夫人李氏蛊惑,为雪芹生下一子后,悬梁自尽。曹家二次被抄。香玉原是婢女身份事发,有关她的全部历史档案被销毁或篡改。曹雪芹隐居香山,在少年时另一个伴读丫头,后来的妾,后又被扶正的柳蕙兰的协助下,修订百十回稿《红楼梦》,将其后三十回砍掉,并在前八十回中详加批语,题名《石头记》,将竺香玉及自己的传记,以及有关的清宫秘史隐入书中。

6、对于上述历史,“解梦”作者又通过《红楼梦》本身及各种史料进行了反复验证,证明上面所揭示的历史基本上是正确的,是靠得住的。

首先,《红楼梦》本身的验证:因为《红楼梦》中隐有真事,所以读者中必然会有人去勾沉索隐、探微揭密。又因为每个读者的个人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占有的资料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所以对《红楼梦》的理解自然各异,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便会是五花八门、各执一说。曹雪芹为了能使读者达到一个统一认识,便特意留给后人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当“解梦”作者成功地对《芦》诗进行了解析以后,发现该诗的背面隐写的竟是一首揭示竺香玉一段经历的长篇叙事诗。(《红楼解梦》第六集)这首诗歌便验证了“解梦”作者所揭示之史。两者竟然十分吻合。

其次,历史档案和资料的验证:所查阅的资料极多,这里仅举几例:

①考证出清史档案中,有大量经过删削的痕迹。

如雍正九年至十三年,雍正帝不仅没有皇后,而且没有皇贵妃或其他主管后宫者,这显然是将后宫之主删削后留下的空白。“解梦”作者果然从史料中找到被删削的痕迹。如雍正崩逝的那天,在乾隆上谕中,同时出现了皇太后和妃母两人,皇太后即雍正当时的皇后,妃母即乾隆生母。其后,在乾隆的上谕中,出现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二人,证明其中一为原雍正的皇后,一为乾隆的生母。——史料中这一雍正时期的皇后,即是《红楼梦》中所隐写的竺香玉皇后。

②考证出有关竺香玉皇后的葬地等:

考证出了竺香玉皇后的“十二幅行乐图”和朗世宁绘制的“香玉皇贵妃采花图”(均收藏在故宫博院中)。考证出她的两处故居(带发修行之地),一处是海淀六郎庄真武庙,一处是香山广慧庵。考证出她的埋葬地——北京陶然亭公园锦秋墩下面。

③对雍正之死的考证:

雍正八年,雍正帝得了一场病重,逐渐痊愈后开始食用丹药。雍正的身体渐渐强壮起来,结果到十一年六月生了皇子弘曕。这说明他所食用的丹药是有益于健康的。雍正还把自己的丹药赠给其他大臣食用,反映也很好。雍正十三年八月九日,圆明园中进了200斤牛舌头黑铅作为炼丹的原料。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结果十四天以后雍正暴亡。这就充分证明了此黑铅与雍正之死有直接关系。经查证在清宫档案中,圆明园中除此次进了这些有毒物质外,再没有发现进过其他毒性很强的物质。证明雍正暴亡之因是食用剧毒之丹的结果。这种暴亡,非自杀,必他杀。显然不可能是雍正的自杀,而是他杀。

果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雍正暴亡作了详细隐记。为此,“解梦”作者写出了《揭开雍正暴亡之谜》等八篇论文进行论证。同时在《红楼解梦》第四集“前言”中对于雍正被曹、竺二人所毒杀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验证。

④考证出曹雪芹的母亲系康熙的十六皇女马氏公主,即是说,曹雪芹是康熙的外孙。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所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可以断定,乾隆重点删削了皇宫中与曹家直接相关的两个人,即竺香玉皇后和马氏公主。

二、《红楼解梦》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

“解梦”理论在完成自己的学术体系的同时,解决了红学和曹学中遗留下来长期争论不休,或者认为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

“解梦”理论对红学的贡献,简单列举如下:

1.钞本研究:首次提出“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的观点。而且对数百条脂砚斋批语中的难点,作出了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

2.《红楼梦》结构研究:首次提出《红楼梦》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有正(小说)、反(历史)两面。

3.《红楼梦》倾向性研究:首次提出“奴隶说”,即曹雪芹实际上是代表了奴隶阶级。

4.《红楼梦》主题研究: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作者采用——一方面以“假语村言”去塑造各种人物、敷演故事,另一方面又将真实历史隐于其后的——特殊的写作方法,来为被乾隆皇帝从历史档案中彻底抹去的香玉皇后树碑立传。”

5.《红楼梦》纪年研究:首次提出“两套纪年说”:一套雍正(或乾隆)纪年,一套曹雪芹纪年。

6.《红楼梦》人物研究:认为:《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每一个人物身上,又往往都或多或少地隐写着真实人物的某一部分:或长相、年龄,或身世、经历等。比如:除林黛玉外,在所有正、副、又副三十六钗,乃至六十钗身上,都隐写着历史人物竺香玉的某些特点。这是曹雪芹在书中隐写历史人物时,所使用的特殊的写作方法。这就是“分身法”。还认为:《红楼梦》小说中一些重要人物身上,不止隐写着一个历史人物,而是往往隐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如贾宝玉,除隐写着曹雪芹外,在某些情况下还隐写着乾隆。

7.《红楼梦》语言研究:认为《红楼梦》语言具有“双关”特点。曹雪芹为了利用小说隐写历史,创造了许多特殊的写作方法,如谐音法、拆字法、寓意法、射覆法、注此写彼法、不写之写法等等。

8.《红楼梦》诗词研究:《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曹雪芹在现实生活中,针对具体人物或事件写成的。后来写小说时,将其揉合进小说之中,并由相应的人物吟出。因而,这些诗歌都具有“双重性”。

9.对宁国府、荣国府、大观园的研究:提出宁国府隐写着清皇宫,荣国府隐写着曹雪芹在京城内的故居——“恭王府”前身,大观园隐写着圆明园。

三、《红楼解梦》对曹雪芹研究的贡献

1.对曹雪芹生辰的研究:确定了曹雪芹的生辰。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即公历1715年6月4日。此研究成果已被写入了《红楼梦鉴赏辞典》。

2.对曹雪芹卒年与葬地的研究:认为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癸未)1764年2月1日;葬于北京香山地藏沟。

3.对曹雪芹祖籍研究:提出“山东昌邑说”,即曹雪芹将其祖母的籍贯视为自己的祖籍,在山东昌邑。认为其他三种观点,都各占据一个片面:丰润说:研究与强调的是关内祖籍;铁岭说:研究与强调的是关外祖籍;辽阳说:研究与强调的是曹家归旗(被俘)后的“祖籍”,其实,这是奴籍。

4.对曹雪芹的父亲及其家世的研究:认为曹雪芹的父亲是曹顒,他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5.对曹雪芹母亲的研究:曹雪芹的母亲系康熙的十六皇女。生于康熙三十二年三月初一日,卒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

6.曹雪芹故居的研究——对曹雪芹的五处故居进行了详细考证:

可确定的南京有一处:

(1)江宁织造府。

北京有三处故居:

(2)原“恭王府”前身为曹雪芹在京城内的故居;

(3)原“燕京大学”前身系曹雪芹在西郊的故居;

(4)香山正白旗村39号院为曹雪芹家第二次被抄后的居住地。

(5)除上述三处外,曹雪芹家第一次被抄没后,曾居住北京蒜市口地区,但具体哪个院落不能确定。

7.曹雪芹与批书人关系的研究:脂砚斋系曹雪芹与其第二个妻子柳蕙兰、第三个妻子许芳卿合用的批书笔名。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