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文学 >文学杂谈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王辅政
摘要:在普通话正音规范中,ABB词格的大部分要发生音变。但在实际应用中,一是难以得到广泛遵循和认可;二是增加了语言学习难度,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以及汉语的国际传播;三是难以证明音变更符合语音美学规律;四是音变后又派生了一些异读音,同汉语规范化、标准化的总体追求不协调,因此,有必要根据“从俗”、“简化”、“科学”的原则来处理。

关键词:普通话ABB词格音变

普通话中有一类三音节词,它们由一个音节后加两个重叠音节构成,如“静悄悄”、“白茫茫”、“赤裸裸”、“沉甸甸”、“洋娃娃”等等。为了称谓方便,我们把这类词体格式称为“ABB词格”。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①中,共收录了这类词条157条,约占词条总数(56000余条)的0.28%。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使用的《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②内,共收录了此类词汇70条,约占总词条的0.29%。

从词性的角度看,这些ABB词格的词汇有三类:一类是名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57条中共有12条,即蚕宝宝、大猩猩、黑猩猩、呼哱哱、老公公、老奶奶、老婆婆、老太太、老爷爷、小九九、洋娃娃、姨太太等;一类是动词,《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了一个“打哈哈”;最多的一类是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了144条,占其所收录的ABB词格词汇总数的91.7%。

在现行的普通话正音规范中,这些词条中的相当一部分都要发生音变。其音变规律如下:

一、名词和动词的第一、第二个音节读本调(如果是上声,需按上声音变规律读),第三个音节读轻声,如大猩猩、老公公、老奶奶、老婆婆、老太太、老爷爷、洋娃娃、姨太太,打哈哈等,但少数名词例外,如蚕宝宝、呼哱哱、黑猩猩、小九九等读本调。

二、在形容词中,除了叠词音节是阴平的外,其他的大都要发生音变,即叠词音节为阳平、上声和去声的,一般要变为阴平,如红彤彤、黑黝黝、湿漉漉应读做hóngtōngtōng、hēiyōuyōu、shīlūlū等等。这类词条在《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44条形容词中,共56条,约占该类词条的35%。不发生音变的只有“白皑皑”、“黄灿灿”、“乐陶陶”、“面团团”、“气昂昂”6个词条,另有“赤裸裸”、“赤条条”、“恶狠狠”、“空荡荡”、“直挺挺”5个词条既可以读本调,也可以音变为阴平调。

《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常用词语表一、表二》③同《现代汉语词典》的情况大同小异。在它收录的70条ABB式词条中,名词有“老太太”、“大猩猩”、“黑猩猩”、“洋娃娃”、“姨太太”5个,动词有“打哈哈”1个,其余全部是形容词。在形容词中,共有“赤裸裸”、“赤条条”、“恶狠狠”、“金灿灿”、“空荡荡”、“喜洋洋”6个词条标注为本音,其余一律把叠词音节音变为阴平调。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规范使用的ABB词格音变规律,在现实应用中究竟怎样?

笔者曾就此问题选取了部分词条对非语言专业69名文科大学生做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1、名词:“大猩猩”、“姨太太”呼读正确率分别为30.5%、31.6%,平均为31.05%;呼读错误主要是把握不好轻声音变。

2、动词:“打哈哈”呼读正确率为78.6%;呼读错误原因同前。

3、形容词:(1)不发生音变的阴平调“香喷喷”、“滴溜溜”、“羞答答”等,呼读正确率分别为80.8%、85.1%、87.5%,平均为84.5%;(2)读本调也可以按音变呼读但在实际呼读时读本调的非阴平调“喜洋洋”、“赤条条”、“恶狠狠”、“赤裸裸”、“金灿灿”、“空荡荡”的呼读正确率分别为98.7%、91.7%、98.7%、96.6%、97.3%、97.3%,平均为96.7%;(3)应该音变的非阴平调“灰蒙蒙”、“懒洋洋”、“绿油油”、“软绵绵”、“湿淋淋”、“黑黝黝”、“明晃晃”、“火辣辣”的呼读正确率分别为4.5%、1.4%、6.5%、0.0%、2.9%、5.4%、1.4%、2.7%,平均为3.1%。

当被问及以下问题时,结果更耐人寻味:

1、你了解普通话ABB词格的音变规律吗?

回答“了解”的为0;回答“感觉到了音变现象存在但不知道为什么”的占26.4%;回答“完全不知道”的占73.6%。
2、你认为“灰蒙蒙”、“懒洋洋”、“绿油油”、“软绵绵”、“湿淋淋”、“黑黝黝”、“明晃晃”、“火辣辣”这些词,读本调好听还是按音变读好听?

回答“按本调读好听”的占93.7%,回答“按音变读好听”的占2.4%,回答“不知道”的占3.9%。

3、如果读“灰蒙蒙”、“懒洋洋”、“绿油油”、“软绵绵”、“湿淋淋”、“黑黝黝”、“明晃晃”、“火辣辣”这些词,你更愿意读本调还是更愿意按音变读?

回答“愿意按本调读”的占96.2%,回答“愿意按音变读”的占2%,回答“不知道”的占1.8%。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普通话中ABB词格的非阴平叠词真的需要音变吗?能不能对原有的读音规则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该取消原来的音变规则,重新确定正音规范。理由如下:

一、从语言的实际应用看,绝大多数人读的是本调,按音变读的人很少。

语言的规范,必然要涉及到学理与俗实的关系。普通话的正音问题是汉语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遵从语言文字变革中的语音发展规律,要有学理上的根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语音也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一旦被广泛使用或接受,形成大众化的世俗现实,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就应当根据“从众从俗”的原则来处理。普通话ABB词格的情况就属于这一类。

二、ABB词格音变增加了语言学习难度,不利于普通话的普及推广以及汉语的国际传播。

学习实践证明,学习对象越简单明了,学习者就越容易掌握。语言学习也不例外。本来,诸如“灰蒙蒙”、“火辣辣”、“金煌煌”、“空落落”、“绿茸茸”、“乱腾腾”、“闹嚷嚷”、“清凌凌”、“软绵绵”、“湿淋淋”、“湿漉漉”、“喜洋洋”、“香馥馥”、“笑吟吟”等,其声调原本是非常明确的,人们在学习时就是严格按照它的本调或规范多音规律学习和记忆的,现在却在ABB词格中读成阴平调,这无异于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和记忆的负担,既不利于普通话的普及推广,也不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

三、从语音美学的角度看,没有证据证明音变后的读音就比读本调好听。

从语音美学的角度讲,汉语不仅具有气象万千的语调变化之美,同时也有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升降等种种组合变化之美,这既是汉语的一个特点所在,也是汉语语音美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ABB词格在现行读音规范中却几乎把所有的阳平、上升和去声音节都变成了阴平调,使原本错落有致、抑扬有节的读音变成了单调、呆板的读音。事实上,音变后的ABB词格除了极少数人们已经习惯的读音外,绝大多数音变读音都显得生硬、别扭,更没有证据证明音变后的读音就比不音变好听。

四、ABB词格音变后,等于又派生了一些异读音,使原本是单音词的词变成了多音词,使原本就是多音词的词又增加了读音,这同汉语规范化、标准化的总体追求不协调,而且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④也找不到依据。

ABB词格的词汇在汉语词汇总量中所占比重虽然很小,但它的使用频率却很高,因此,应给予应有的关注。笔者以为,ABB词格的读音还是读本音为好,现行的ABB词格音变规范应该根据“从俗”、“简化”、“科学”的原则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汉语规范化、标准化的改革和国际化的发展需要。

注释:

①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一版。

②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修订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③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修订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第36——346页。

④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第235-267页。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